黨書毅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鮑歡 見習記者 周春雨 特約記者 王慧 報道:他是中國心臟介入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預防醫學會心血管疾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他率先在本地區開展心臟病介入手術……他就是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常務副主任、心血管內科Ⅱ病區主任黨書毅。28年來,他勤勉耕耘在臨床、教學與科研一線,以精湛的醫技拯救了成千上萬的冠心病、先心病及復雜心律失?;颊叩纳?。
敢為人先,運用新技術治病救人
黨書毅師從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黃從新教授。從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他就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潛心鉆研臨床工作,不斷探索,全心全意為患者治病,并于1994年主持順利開展了鄂西北地區第一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多年來,他始終奮戰在臨床一線,用精湛的醫技成功為千余名患者實施射頻消融術。
患者王先生陣發性心悸10年多,經常性胸痛乏力、兩眼發黑,被診斷為陣發性房顫,服用多種藥物無效。后來,王先生來到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Ⅱ病區求醫,黨書毅牽頭專家組反復論證,為王先生確定了心臟病根治性療法——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
然而,射頻消融術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它要求操作醫生在對心臟精確定位的基礎上,利用電信號找到頭發絲粗細的心臟病變纖維,并將其融掉。在黨書毅的帶領下,太和專家組成功為王先生完成了手術。
“房顫射頻消融術是治療房顫的新方法,較傳統療法有很多優點,它創傷小、康復快、作用大,是廣大房顫患者的福音。”黨書毅介紹說。
自1991年大學畢業,黨書毅即開始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和教學工作。他率先在我市開展心臟病介入治療,在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診治,尤其是冠心病和各種心律失常的介入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累計完成各類心臟介入手術超15000例。
奮力拼搏,勇于攀登醫學高峰
為了讓心臟病患者能夠享受到高水平的診斷治療,黨書毅帶領的科室不滿足于現有成績。在他的引領下,科室走上了一條探索創新之路,在臨床技能、科研水平、人才建設等方面實力凸顯,學科影響力不斷提升。
近年來,黨書毅帶領科室就Crushing介入技術治療復雜冠心病、干細胞治療缺血性心肌病、高危低齡兒童起搏器植入術等高難度手術進行攻堅克難。在他的主持下,太和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十堰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患者完成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高危低齡兒童起搏器植入術在醫學界并不常見,黨書毅面對的患兒只有4歲,由于孩子血管細、神經組織還未發育完全,一個不慎,可能帶來的就是永久性的損傷,但他還是依靠高超的技術水平順利地完成手術。
在開展新技術的同時,黨書毅還非常重視科室科研工作。他經常牽頭召開科內學術研討會,深入研究科研熱點問題,探索心臟疾病致病因素在臨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機制,同時也明確獎勵措施,鼓勵醫護人員積極申報各類課題。目前,他已在SCI、國家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上百篇,參編完成專業論著兩部,發明專利6項,兩項科研成果被十堰市政府授予科技進步獎。
作為科室主任,黨書毅主張“始終站在醫學前沿,直接與國內頂尖水平對話”。為了不斷提升科室技術實力,幫助年輕醫師成長,他大力開展人才培養與引進。對科室未來的規劃,黨書毅表示,希望更多年輕醫生掌握到最先進的診療技術,做別人未做過的技術,讓前沿和實用技術惠及百姓。
大城醫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