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在家中給學生上網課。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見習記者詹妍
“今天老師講的內容聽懂了嗎?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東風四九學校教師王秀梅稍作休整后,立刻撥通了該校一(2)班學生曾康煊的電話。電話那頭,原本話就不多的曾康煊此時一言不發,過了一會兒才語帶哭腔地說出“我想媽媽”四個字,讓王秀梅心里一顫。原來,一切都要從2月24日晚那個電話說起。
那天晚上,王秀梅接到曾康煊媽媽李艷的求助電話。李艷說,疫情發生后,作為國藥東風花果醫院婦產科醫生的她接到通知,需緊急前往十堰市西苑醫院投入到戰疫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她匆忙離家,而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剛上小學的孩子,希望王秀梅能給孩子多點照顧。王秀梅得知事情緣由后,開始思考如何幫助這個“英雄”家庭?
第二天上網課時,王秀梅隔著電腦屏幕,發現曾康煊的沉默與其他孩子的活潑形成了鮮明對比。趁著課間休息時間,王秀梅和曾康煊進行了一次視頻通話。“康煊,王老師想看看你跳繩有沒有進步,可以跳給老師看看嗎?”王秀梅試著用運動激發曾康煊的興致。曾康煊口頭雖然答應,但還是無精打采,多次說“非常想媽媽”,這讓王秀梅一時感到犯難。和曾康煊約定一天兩次視頻通話后,她開始思考尋找突破口,一定要打開孩子的心結。
幾天后,當曾康煊再一次表達出 “想媽媽”的情緒時,王秀梅主動和他聊起媽媽的事情。提起媽媽,曾康煊立刻來了精神,他給王秀梅發了一張媽媽身穿防護服的照片,并激動地描述媽媽工作時的樣子??粗奠雍翢o保留傾訴對媽媽的思念,王秀梅心里倍感溫暖。經過耐心溝通,王秀梅終于明白了曾康煊悶悶不樂的原因。原來,比起不能和媽媽在一起,曾康煊更擔心媽媽的安危。王秀梅一方面建議曾康煊給媽媽寫信以寄托思念,另一方面自己定期向曾康煊媽媽告知曾康煊的學習生活情況。如此一來,曾康煊重新變得活潑起來。每天兩次視頻通話,成為曾康煊最期待的事。
“我的媽媽像企鵝,她穿著好幾層防護服照顧病人。因上廁所不方便,她不能多喝水。我很想媽媽,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和媽媽能早日團聚。”上網課時,王秀梅鼓勵曾康煊把媽媽的工作照發在班級群里,并大聲朗讀自己寫的日記《我的媽媽》。孩子們在群里紛紛表達了對醫務工作者的敬佩之情,曾康煊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吹剿淖兓?,王秀梅心里輕松了許多。
疫情期間,類似王秀梅和曾康煊這樣的故事,在東風四九學校還有很多。該校組建專班通過仔細摸排,為在校一線醫護人員、防疫志愿者子女逐一建立個人檔案,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并安排心理輔導老師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讓孩子們開心學習、健康成長,為戰疫一線“逆行者”解除后顧之憂。
“王秀梅老師熱情、陽光、有責任心,在學習上、生活中對曾康煊關懷備至。”曾康煊媽媽說,孩子非常喜歡和王秀梅視頻。在王秀梅心中,自己和曾康煊已不僅是純粹的師生關系,還是一種知心朋友的陪伴關系。所以,除了學業輔導,她更注重與曾康煊談心,為他排解思想困擾。
“我不是英雄。在抗疫一線,無數白衣戰士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用生命救生命,我只是希望用綿薄之力做英雄子女的守護者,成為他們的堅強后盾。”王秀梅表示,自己會繼續以“心”換“心”,精心呵護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