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玲為學生做心理輔導。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見習記者詹妍報道:“左老師,麻煩您幫我解讀一下我兒子畫的這幅畫,看起來亂七八糟的,完全搞不懂他心里在想什么。”5月8日晚上十點,市人民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左玲收到了一條“奇怪”的微信。原來,當天下午她在家長群里讓孩子們用鉛筆在白紙上畫一幅包括人物、樹木、房子在內的畫,然后她通過觀察這三者的空間位置、互動關系、所占面積等,結合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家長們分析孩子現階段的心理健康狀況。
“這幅畫的門上有把手,屋頂上有天窗,代表孩子渴望與外界交流,得到溫暖,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引導和陪伴......”在左玲的一番耐心解釋下,家長終于明白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表示以后一定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隨著宅家時間的不斷延長,學生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作為一名心理健康教師,該如何引導她們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疫情呢?很快,左玲在學校的支持下開始行動。她在工作群里發出招募令并倡導成立了“人民小學師生心理疏導志愿服務隊”,很快就有7名富有心理教育經驗的教師報名參加。為有效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左玲與其他志愿者一道,通過梳理、商討,整理出了“疫情期間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長”“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時間”“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專注力”等若干個課題,并針對每一個課題制作“人民小學家長課堂”供家長參考、借鑒和學習。目前,學校已制作并推出八期家長課堂,后期還將結合工作和學生實際繼續推送。在老師們精準透徹的分析、正確合理的指導下,家長們紛紛表示茅塞頓開、獲益匪淺。
“左老師,我家孩子去年剛上一年級,本來就不自律,現在又在網上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也不高,該怎么辦呢?”有一天,家長群里彈出來的一條求助信息一下子點醒了左玲,她當即意識到,除了通過家長課堂解決疫情期間每個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外,還應利用QQ群和微信群針對一些個性化的問題單獨與家長溝通并提出解決方案。為了更深層次地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左玲通過“人樹屋”的心理繪畫測試引導孩子們在紙上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后通過相關知識就每一個具體案例和組內老師們進行反復探討,再通過文字傳達給家長和孩子們。在她的耐心輔導下,一個又一個心理難題迎刃而解。
3月12日晚上七點半,人民小學六(6)班的師生們把各自提前準備好的才藝小視頻發到了班級群里。隔著屏幕看到了久違的小伙伴們,孩子們非常激動。由于宅家過久,有限的空間、單調的生活和無處發泄的情緒使家長和孩子的心理都達到了一個閾值。左玲和志愿服務隊的其他老師商討之后,號召班主任老師們通過攝影、手工制作、才藝和廚藝比賽等活動來豐富孩子們的居家生活,從而達到調節心理的效果。
“通過參加左老師組織的線上活動,孩子的心理狀態明顯好了很多,不僅樂于和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宅家生活,對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不少。”一年級學生蘭佳美子的爸爸感激地說道。
疫情期間,左玲還堅持在網絡上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升自我。在學校領導和全體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左玲積極申請了市級課題《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實踐研究》,目前已成功立項并進入實踐研究階段。在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案例她一一整理成文字資料,其中由她撰寫的文章《戰勝考試焦慮,走出情緒低谷》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中小學健康教育》上。左玲表示,她將繼續多角度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更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