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和學生云見面。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宋雅璐報道:“我看到了27個小朋友的作品,無論是繪畫還是手工作品,都很棒。”4月14日,市機關幼兒園大三班姚淑桐作為班上的“小老師”,帶領大家上《小蝌蚪找媽媽》黏土課,并對同學們的作品進行點評。
疫情期間,市機關幼兒園大三班班主任馬慧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每天都會在班級群和家長、幼兒互動。她從2月2日開始,每天為孩子們分享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有趣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們的宅家時光快樂又有意義。馬慧讓班上每個孩子輪流擔任班級“小老師”,錄制兒歌、創意手工、科學實驗等小視頻,讓其他同學跟著學習。
“我對視頻剪輯和美篇制作不熟悉,馬慧老師一直耐心地指導我,最終效果非常好。孩子看著大家積極參加黏土課特別開心。”姚淑桐的媽媽說,在班主任馬慧的指導下,她幫助姚淑桐攝像、后期制作,上傳了黏土課視頻,還制作了美篇。
“疫情期間,很多醫護人員、科研工作者堅守在抗疫一線,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知識、增長本領……”2月10日,市機關幼兒園網絡教學開學,馬慧因在社區值守不能如期開課,于是她為孩子們錄制了一段特別的視頻,鼓勵孩子們堅持學習。
疫情期間,馬慧非常注重和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在3月5日的大三班視頻見面會上,孩子們見到久違的老師和親愛的小伙伴們,聽到熟悉的聲音,都興奮不已。有些孩子沒能參加,馬慧還為他們發去了關愛視頻。
“馬老師,孩子再不學就跟不上了,怎么應對即將到來的一年級呀。”疫情期間,馬慧經常收到家長們的信息。為了解決大班家長對幼小銜接與“小學化”傾向問題的焦慮與困惑,馬慧提前制作并向家長發送相關調查問卷,匯總家長的問題和困惑。4月24日,馬慧召集家長們開了一次云家長會,特意邀請城區兩位小學老師參加,為家長普及幼小銜接知識,并耐心指導家長們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教育觀。
“幼小銜接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能力的培養。老師們給了我們很多科學的指導,我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能睡個踏實覺了。”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次家長會受益匪淺。
除了負責班級工作,作為教務主任,馬慧引導幼兒園的網絡教學團隊把疫情防控作為教材,謀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疫情防控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感恩、懂得責任。
除了黨員志愿者、教務主任、班主任身份,馬慧還是一名3歲多孩子的母親。配合幼兒園開展各項工作、制作公眾號內容、收集教學資源……馬慧每天認真、高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后,才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
“雖然還不能開學,但是希望孩子們在家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做最優秀的自己。”馬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