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醫院兒科心血管團隊的專家們為甜甜介入治療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曾雨 通訊員 何冬琴 報道:夏女士1歲3個月的女兒甜甜(化名)近一年來,體重一直不見長,且易出汗,稍有運動便氣促。到太和醫院檢查,發現其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并出現嚴重心衰,盡管體重如嬰兒,但心臟卻增大如成人。所幸,經太和醫院兒科專家手術介入,根治了該“心病”。
一歲多孩子體重不增長 心臟超大
5月28日下午,夏女士帶著甜甜到太和醫院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凭驮\,反映孩子近一年來,體重一直不見長,飲食不佳,很怕熱,晚上極易出汗。太和醫院兒童心臟病專家、博士席世兵接診后,對孩子進行相關體檢,發現甜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并繼發了嚴重的二尖瓣和主動脈瓣膜病變,已出現嚴重心衰。
“甜甜實際年齡是1歲3個月,但她的體重只有7.5千克,與三四個月的嬰兒差不多重,然而其心臟卻顯著增大,左心室舒張末直徑達44毫米,和成年男性的心室差不多大。”席世兵介紹,在安靜狀態下,甜甜出現了明顯的氣促、多汗、乏力的心衰癥狀,病情危重,隨即安排入院治療。
經過介入手術治療康復出院
入院后,經過強心、利尿等藥物治療,甜甜的心功能有所緩解。藥物治療5天后,6月1日,太和醫院兒科心血管團隊的專家們為甜甜實施了介入治療。
太和醫院兒童醫療中心主任李濤介紹,甜甜的心臟病診斷為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同時合并有主動脈瓣狹窄并關閉不全,其動脈導管直徑有8毫米,非常粗大,和腹主動脈直徑差不多,按其病情,最好在5至6月齡時接受治療,由于手術時間延遲,心臟已經出現了嚴重并發癥,導致手術風險和難度極大。
“甜甜體重輕,血管細,但動脈導管又很粗,在輸入封堵裝置時,易造成血管、瓣膜損傷、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等并發癥。盡管經藥物治療,心功能有所改善,但還是有明顯心衰。”李濤說,經術前藥物糾正心衰、術中準確評判形態大小,手術過程很成功,既實現了有效封堵,又沒有出現任何并發癥。
據介紹,在術后的第二天,甜甜的心臟比術前顯著變小,二尖瓣反流和主動脈瓣狹窄和反流均有有明顯緩解,其呼吸平穩了,原本蒼白的臉蛋也變得紅潤了。6月5日,甜甜得以治愈出院。
幼兒發育遲緩建議做個心臟檢查
“甜甜險些因家長的等待失去了寶貴的手術機會。”李濤介紹,先天性心臟病并不可怕,現在90%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可通過介入或外科手術達到根治,恢復正常人的生活。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很多,且同一類型的不同程度、亞型的治療方法、時機選擇都有差異,一旦發現要及時到專業的中心就診,避免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是貽誤手術時機的情況發生。當家長發現嬰幼兒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多汗、乏力、蒼白、紫紺等表現時,建議接受規范化的心臟檢查。
據悉,兒童心血管疾病診療是太和醫院兒童心臟中心的特色專業之一,學科帶頭人李濤是國內知名兒童心血管疾病診療專家,參與了多部診治指南的制定,目前國內開展的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心律失常疾病的介入治療術,該中心都在常規開展,已成功救治逾千例十堰及鄂西北周邊地區的心血管疾病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