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順志
鄭順志,男,1955年1月生,家住丹江口市文化館家屬樓。曾服役于青海80409部隊,后畢業于第二炮兵指揮學院,1972年12月參加工作,1995年返鄉后就職于丹江口市建材裝潢公司,2004年由部隊所在黨支部轉入泰山廟社區泰山廟黨支部。
他是一名年過六旬的退役老兵,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患病妻子,無怨無悔;他是社區里有名的熱心人,總是盡己所能去幫助身邊的群眾。他處處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不褪色的情懷與擔當。
最美的青春在軍營
鄭順志18歲入伍,在青海青藏高原揮灑青春三十載。他知道青藏高原環境艱苦,也知道高原反應嚴重,但當他真正來到高原,這里艱苦條件和高原反應遠遠超過他之前所有的想象,只有18歲的鄭順志硬是咬緊牙關,全憑一種超越常人的意志堅持著,從未說出一個“苦”字,期間他憑借自己的出色表現成為了一名中共黨員,從班長、排長、連長、營長一路升至上校,所寫的論文多次被評優,檔案中更是功勛卓著,受到了所在部隊的嘉獎。
你的今生我來守護
1992年隨軍擔任醫生的妻子江志榮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1993年后妻子的病情加劇,醫院更是四次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嚴重時她身上出現多處潰爛,生活一度無法自理,只能依靠丈夫幫忙翻身、喂食、換衣......鄭順志背著妻子奔波輾轉于醫院尋醫問藥,終于控制住了妻子的病情。因大量服用激素類藥物,妻子雙側股骨頭壞死只能依靠輪椅行動,看見妻子受病痛折磨,鄭順志心如刀絞,在照料妻子的過程中,他下了一個決心:轉業地方。
每天早上鄭順志準時起床,開始為妻子做飯、洗衣、按摩,為了能讓久坐輪椅的妻子全身放松,他專門學習了按摩技術,每天堅持給妻子做一個多小時的按摩,從頭到腳,從身前到身后。為了舒緩妻子的身心壓力,他常常推著輪椅帶妻子出門去河邊、公園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美景,整整26年的光陰,鄭順志悉心照顧自己的病妻,始終如一、無怨無悔。
關愛鄰里暖人心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我永遠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的身份,要做到退伍不褪色,不能辜負黨和軍隊的培養教育,要投身于服務群眾的行動中! ” 脫下軍裝后,鄭順志依然堅守初心,使命在身。他所住的小區下水道年久失修堵塞,三十多戶居民一致決定讓鄭順志負責收取每戶兩百余元的修理費用,這筆錢在九十年代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鄭順志操心請人維修忙前忙后,妻子行動不便坐著輪椅全程監督施工,維修完成后還剩下三十五元錢,大家讓鄭順志他們收下作為勞務費,夫妻倆婉言謝絕,用來購置了公用的掃把清掃工具方便大家使用,組織小區住戶輪流打掃院子衛生。鄭順志還義務為鄰里核對水表、代收代繳水費,堅持義務服務整整7年,直到樓棟更換了新的自來水計費設備。類似這樣的小事兒還有很多,雖是一件件平凡的瑣事,他卻能堅持十年如一日地為群眾“跑腿兒”,是鄰里公認的值得信任的“老大哥”。
“這么多年來,他軍人本色、先鋒模范作用從未改過,哪里有矛盾糾紛發生,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當義務調解員。”在社區問起鄭順志,居民們都紛紛搶著介紹。沒有任何職位和報酬,鄰居有事請他都去,大到產生糾紛、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都積極參與,為別人想辦法出主意,鄰居們都喜歡聽他的。鄰居李某的兒子叛逆期,與父母產生了很難調和的矛盾,鄭順志不厭其煩地分別做鄰居父母和兒子的思想工作,用自己的當兵經歷激勵鄰居的兒子,是他幡然悔悟,發誓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工作,報答父母養育恩情,并與鄭順志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作為為泰山廟社區黨小組組長,優秀黨員,現如今已年過六旬的老兵鄭順志,就這樣一直用自己的余熱,把黨的關愛溫暖傳遞到每一位鄰里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