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曾雨 特約記者 王慧 實習生 周光潔 報道:近日,竹溪縣24歲的王女士(化名)突發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極為兇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更令人揪心的是,王女士已懷孕28周。王女士緊急轉至太和醫院胸心大血管外科后,一場生死救援就此展開。
12月2日10時許,王女士胸背部突發撕裂般劇痛,呈現瀕死感。家人當即將她送至當地醫院。經檢查,診斷為主動脈夾層。
給予控制血壓等治療后,王女士被緊急轉往太和醫院。“經進一步檢查,患者確診為主動脈夾層B型。”太和醫院胸心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原野介紹,主動脈夾層B型風險不及A型,但患者已懷孕28周,無疑增加了介入治療的風險。為確保治療過程中胎兒的安全,他們組織婦產科、麻醉科、放射科、醫務處進行了會診,制訂了科學可靠的手術方案和手術流程。
3日,原野與團隊成員一起,為王女士開展介入治療。為確保胎兒安全,手術盡量采用局部麻醉,同時采用鉛衣、鉛板對胎兒進行隔離,并減少放射時間,對圍手術期的胎兒生命體征實時監測。
“患者主動脈內膜破損出現內撕,需使用覆膜支架將破口封堵住。在封堵前,覆膜支架要穿過主動脈弓。”原野表示,患者的主動脈弓比較陡,過弓難度大,為此,他們采用了支架體外塑形技術。同時,術中還克服了局麻下患者配合度下降等困難,用時約1小時,成功完成手術。
原野表示,術后患者恢復較好,胎兒超聲檢查顯示各項指標無異常。經幾日恢復后,王女士已于12月9日平安出院。
據了解,太和醫院心胸大血管外科于2009年開展主動脈夾層手術,技術成熟,近年來,平均每年開展的手術達130余臺。24歲的王女士是患者年齡中最小的一位,也是第一例孕婦患者。
原野表示,引發主動脈夾層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孕產婦體重增加、血壓增高,冬季天氣寒冷,外圍血管收縮致血壓增高等。秋冬季節是主動脈夾層高發期,提醒患有高血壓病、肥胖癥患者出現劇烈胸痛或不適,要盡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救治的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