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春,1989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房縣,現系四方山生態公園管理處干部。2018年5月,根據市城管委(原執法局)黨組工作安排,龍春被安排進入小川村開展扶貧工作。
小川村屬省級貧困村,位于茅箭南部山區,地處生態保護區,耕地面積較少,養種植業受到限制,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加之因教、因病、因殘原因,導致村民生活貧困。全村共有村民214戶(720人),共6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現有脫貧人口100戶(302人)。
該同志自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以來,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系列講話精神,牢記責任使命,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當中,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在扶貧工作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辛勤付出,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
發揮專業優勢,引領產業發展
城管委利用行業優勢,在小川村流轉土地90畝,幫助村合作社種植法桐、石楠、櫻花、金葉復葉槭、碧桃、桂花等喬木,金森女貞、紅葉石楠、金葉女貞、紫薇等灌木,蘆葦、鳶尾、粉黛亂子草、石蒜等地被為主的苗木基地。作為園林綠化專業技術人員,龍春同志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指導村民對苗木進行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防旱排澇、施肥除草、出圃補植等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和觀賞等級,也進而提升了村民的收入。2020年4月,又指導合作社種植金絲皇菊30畝,鮮花產量達1.8萬斤,預計可增收20萬元左右,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每年為村民提供務工收入達10余萬元。
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環境治理工程被列為小川村年度項目之一。該同志作為園林專業技術人員,毅然擔起重任,在行業前輩李寶珠同志的指導和幫助下,順利完成了環境治理工程,修建游園節點5個、治理小區6個、復墾荒地3處,移植碧桃、金葉復葉槭、櫻花、桂花、石楠等觀賞樹木700余株,紫薇、紅葉石楠、金葉女貞、樹狀月季等灌木1500余株,鳶尾、花葉蘆葦、粉黛亂枝草、紅花醡漿草、小葉麥冬等地被2000余平米。
堅守詮釋責任,奉獻彰顯擔當
在日常駐村工作期間,他嚴格按照五天四夜的標準全脫產開展工作,并且做到每天有日志、每月有計劃、年度有總結,工作資料一應俱全。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為迎接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該同志犧牲休息時間,僅周六回家換洗衣服以外,其他時間全部在村工作。
2019年11月,龍春家里遭遇重大變故,其妻子孫玉霞被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腦炎,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喪失了意識和自理能力。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作為家里的“頂梁柱”,龍春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舍“小家”為“大家”,依舊擠壓時間,一絲不茍地完成扶貧工作隊里的各項任務。
在抗疫期間,該同志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積極參加了小川村和所在小區的防疫工作。村口執勤、擔任樓棟長、人員信息排查、入戶測量體溫、分發物資等,他全未落下。甚至在聽聞市里血庫告急時,主動步行前往五堰采血點獻血。
心系群眾利益,解決群眾急需
安全飲水和安全住房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之一,由于季節性缺水和通水管道問題,該同志與工作隊隊長多次到取水口、水廠、蓄水池查看導致停水的原因,并和區水利局共同協商解決方案,解決村民用水難的問題。在每次入戶走訪過程中,總要打開村民家中的水龍頭,看看是否有水,水質是否干凈,保證村民的生活質量。在得知有幾戶易遷戶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搬入新房后,該同志多次上門勸導,耐心解釋,最終順利完成了77戶(222人)搬遷任務。
情系農村,心系農民,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是他的目標和追求。在2019年2月,幫扶村順利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實現了村出列區摘帽。2020年8月,幫扶村再次順利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復查和省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