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長生,無論在什么崗位,都是兢兢業業,無私奉獻!
春風化雨的良師益友
作為教師,他深深懂得,這一職業就意味著鉆研與探索。二十余年的教學生涯里,他堅持上好每一節課,他刻苦鉆研,虛心求教,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他執教的數學課,總是想方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對于學生的疑問,他都能停下腳步,俯下身子,去傾聽,去引導,用極具親和力的態度,燦溫暖的笑容,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著學生暢游在數學的樂園。
作為教師,他也懂得這一職業意味著奉獻與犧牲。但他無怨無悔。從教二十余年,他有15年都擔任著班主任工作。對待學生,他嚴愛相濟,嚴在當嚴時,愛在細微處。以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寬容之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了關愛和轉變學困生,他曾自掏腰包幫學生買過學習資料;也曾一夜不眠不休陪伴在生病學生的身旁;他經常協調疏導家長和青春期孩子之間的關系;他也幫助家長尋找過逃學的學生,不厭其煩地與他們交流長談。有同事這樣說:“下課了,在班級和學生談心的是他;放學了,辦公室輔導學生的是他;經常利用晚上、周末和假期走訪學生家庭的也是他。”由于他的愛是真誠和寬容的,他取得了許多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更有許多學生和他成了知心朋友。他是學生心目中實實在在的好老師,是無私奉獻的播種者。
任勞任怨的扶貧戰將
2018年秋,由于工作需要,學校派裴老師到白桑關鎮李家河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農村條件艱苦,工作艱巨復雜,但他毫無怨言。接到通知,他二話沒說立馬收拾行囊,進駐李河村,積極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精準扶貧駐村幫扶工作中。在李家河村,他和另外兩名隊員自覺做扶貧政策的“宣傳隊”,做為群眾辦實事的“服務隊”。“有困難找裴隊”成了當地老百姓的口頭禪。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張家大爺病了,他聯系醫院幫忙申報慢病補助。李家大媽的房屋漏雨地基下陷,他幫忙張羅著房屋改造。王大嫂家的孩子上學,他上門宣傳教育扶貧政策,將溫暖送至家門前。劉家大哥找不著工作,他幫忙聯系工作地點,并鼓勵他參加技術培訓。鄉村大道、田間地頭、香菇大棚、廣場院落,處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都留下了他充滿汗漬的腳印。兩年的辛苦付出,李家河村的貧困發生率由原來的25%降至如今的0.16%,他的工作也得到了當地百姓的高度認可。
椎鋒陷陳的抗疫勇士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的生活。農歷正月初三,裴長生老師告別親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連續五十六天不回家的抗疫戰役中,他走張家進李家,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反復摸排武漢返鄉及關聯人員,發放口罩監測體溫。每天任務量大且風險高,但他不怕困難,不畏風險,迎難而上??谥蛋鄷r,嚴格排查,認真登記,耐心解釋、勸導。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把李家河村當作“家”,把李家河的每位村民當成“家人”,把疫情防控工作當作“家事”,任勞任怨地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當地百姓評價他既是李家河村百姓安全的守護者,又是百姓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和藹可親,充滿著真誠和寬容的愛,這就是我們的裴老師。”他的學生們說。“積極向上、樸實勤勉、勇于探索,這就是我們辦公室的裴老師。”身邊的同事們說。“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這就是我們的裴隊長。”李家河百姓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