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壽,2014 年8月進駐竹山縣雙臺鄉羅家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2015年11月起至今擔任駐羅家村第一書記。
甘當村民貼心人
2014年8月14日,市商務局王大壽同駐村工作隊一行6人來到羅家村對接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切身感受到國家精準扶貧的意義重大、深刻體會到自己的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承擔組織重托,肩負百姓期待,不敢有絲毫懈怠。自踏入羅家村這片土地開始,他就沉下心來了解村情民俗,傾聽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與村民交心談心、拉家常、交朋友。農忙時,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在路上遇見肩扛背馱的老人時,也愿意幫忙扛一肩。在村里居住的農戶都能叫得出名字,說得清家庭情況。老百姓見到他也非常親切,什么事情都愿意和他說。
通過幾年來的入戶走訪,他深入到村民的家庭生活狀況,遇到確實有些家庭或老人、兒童生活特別困難的。幾年來,為老人、兒童已經送去衣服40多件(套)、鞋子30多雙、雨衣10多套、老年護膝10多套、老年膝蓋貼20多盒、治療肺氣腫等各種藥物20多人次。通過家家到、戶戶訪,了民情、聽民聲、知民意、解民難,辦實事、辦好事,得到了群眾高度認可。
勤勞致富奔小康
在產業發展上,他注重抓主導產業、抓龍頭培植,先后成立了四個專業合作社。幾年來,帶領村民累計養牛500頭以上、養豬1萬多頭、養羊3000多只、養雞10000余只、蜜蜂800余箱,種植核桃800多畝,種植油用牡丹600多畝、芍藥400多畝、黃精60多畝、其他藥材300余畝,種植煙葉每年300多畝,紅豆杉300畝,食用菌37萬多棒。他們實施了長短項目與務工相結合:一抓種植,二抓養殖,三抓務工補短板的發展思路。2019年,全村食用菌種植規模經縣蔬菜辦驗收已上架373740棒,自己種植32戶,村級專業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50戶,共帶動種植戶達82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帶動貧困戶295戶1178人。2019年底,羅家村戶籍人口430戶131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91戶907人,其中五保44戶46人、低保50戶92人,實現全部脫貧。
砥礪前行善始終
王大壽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自2018年8月以來一直吃在村、住在村、工作在村,認真履行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職責,嚴格遵守“十不準”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工作記實和考勤制度,自覺接受縣、鄉黨委政府的領導和監督。堅持常態化入戶走訪,幫助貧困戶制定產業規劃,核查規劃落實情況,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技術指導,了解困難和訴求,找出差距、補齊短板。
2017年冬,他雙膝關節患上了滑膜炎,一凍就發炎紅腫,行走十分困難。2019年初,他又出現坐骨神經痛,活動量稍大一點兒就犯病,腰都直不起來,體重也由2015年的160多斤瘦到現在的120斤。面對個人和家庭中的困難,他從未影響工作,也沒給組織講條件、找麻煩,在村里一駐就是6年。
2020年,疫情暴發后,王大壽第一時間與村支書聯系商議村里疫情防控安排布置情況,當了解到村級人員防護和消毒物資匱乏時,先后跑遍8個藥店,用自己的醫??ㄙ徺I口罩200個、酒精10瓶、84消毒液30瓶、手套500只,并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難,從十堰城區趕到竹山縣雙臺鄉羅家村,配合村兩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隊,逐戶走訪排查武漢返鄉人員,確保掌握第一手信息,為疫情防控打下堅實基礎。實時把轄區7個村民小組劃分7個責任防區,鎖定出入人數,分片把關、責任到人,入戶摸排,對排查的242戶792人進行全方位體溫監測,特別是對武漢返鄉人員33戶42人由村醫、工作隊每天2次入戶測體溫,進行臺賬管理日報告。同時,積極向市商務局和十堰聯通公司爭取支持,共援助羅家村醫護人員防護服40套(已捐贈雙臺鄉衛生院35套)、84消毒液130斤、75%酒精35斤、一次性口罩1200個、醫用手套20雙、一次性手套650雙、次氯酸消毒液5瓶等。他個人自掏腰包向雙臺鄉捐款1000元,為防控疫情盡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