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 通訊員 袁海成 報道:“風清氣正、人民幸福生活美,村村都有紀檢監察信息員,講規矩、守紀律、宣傳教育要當先,風清氣正處處都是好風景,嚴把六廉加一清,干部廉潔為百姓……”
4月7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官渡鎮桃源村村民自編自演《官渡廉政文化民歌》在桃源村廣場演出,把“廉政民俗表演”送到百姓中間,臺上民歌聲聲唱,臺下掌聲陣陣烈。
據了解, 官渡民歌以官渡河流域地方流傳的民歌曲目為主,由境內民歌手演唱,調式多樣,歌詞內容較為集中的反映了官渡河流域的民風、民俗、民情。攝取了東西南北多元文化因子,具有承南繼北、兼東容西、龍飛鳳舞、巫史并存,“集秦腔楚韻巴風于一體”的混血型特點,2010年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該鎮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當前農村存在的不良風氣,巧妙運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官渡民歌”本地文化元素,以黨紀法規知識和黨風廉政建設舉措成效等為主要內容,將抽象專業的黨紀條規、本土鮮活事例搬上舞臺,走進千家萬戶,讓廉潔之聲飛入尋常百姓家,弘揚廉潔新風。
“官渡民歌廉政民俗表演很貼近我們生活實際,比板起臉來說教效果要好得多,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反腐就在身邊。”“讓我們真正明白一個道理,該你做的事要認認真真的做,不該得到的錢一分也不能拿。”……觀看后一老伯為“廉政民俗表演”點贊叫好。
為將普紀普法宣教“觸角”延伸到村組院落,竹山縣紀委監委不斷創新紀法教育形式,以黨史學習教育、黨風廉政建設等為題材,精心編排廉政小品、官渡民歌、高腔小戲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廉政文藝節目,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弘揚新風正氣,鞭撻腐敗丑惡,送到基層、深入群眾,營造崇廉尚廉、向善向上、擔當作為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該縣紀委監委將以清廉竹山建設為抓手,繼續創作更多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廉政文藝節目,向基層黨員干部、群眾“零距離”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和黨紀法規,提升黨員干部、群眾遵紀守法意識,大力營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黨務清正、政商親清、社會清和、文化清朗的良好生態,真正讓廉潔之風吹遍全縣各個角落,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群眾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