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太和醫院兒科PICU副主任楊子江:重癥患兒的“生命守護神”

    時間:2021-07-12 08:43    來源:十堰晚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曾雨 通訊員 鐘澤宇 報道:從2013年太和醫院兒童重癥監護室(PICU)成立以來,副主任楊子江一直堅守在搶救一線。他將心血傾注在 PICU,竭心盡力救治每一個患兒。在橫跨內外科專業的科室里,他是守護重癥患兒們的“全能斗士”。一次緊急搶救堅定了在 PICU工作的信念

    41歲的楊子江是武漢大學醫學碩士,2003年進入太和醫院兒科工作。2013年,在積累了豐富的兒童診療經驗后,太和醫院率先在湖北省地市州成立 PICU。在此之前,入院工作10年的楊子江被科室主任齊旭升點將,調入太和醫院 PICU。

    責任重大,為此,楊子江專門到北京兒童醫院進修,研究兒童重癥相關知識,積累重癥患兒救治經驗。

    太和醫院 PICU啟用前夕,醫院門診遇到一名休克、突發心跳驟停的患兒,情況危急。楊子江當即攜帶呼吸機趕到現場,緊急為患兒行胸外按壓心肺復蘇術,迅速插管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經過10多分鐘的搶救,患兒終于恢復心跳與自主循環,呼吸慢慢好轉,1個多小時后恢復了自主呼吸。

    “拔管后,孩子哭了出來,直喊媽媽。”楊子江說,那一刻,周圍的護士們激動落淚,他更加堅定了從事 PICU工作的信念。

    隨著太和醫院 PICU的成立,危重癥患兒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升,很多以前無法及時救治的患兒,在這里得到了有效治療。“太和 PICU成立之前,面對兒童遺傳代謝性疾病,我們幾乎是束手無策。但現在,通過血液凈化治療可以緩解急性代謝危象,然后配合飲食及藥物治療,患兒可以較好地存活下去,健康成長。”楊子江說。從抗拒到熱愛他創造多個救治奇跡

    楊子江坦言,在參加兒科工作前,他受社會觀念影響,也對兒科一度抗拒,認為兒科工作辛苦,是一份苦差事。但工作后,他被兒童純凈的心靈、無邪的笑容所感染,深深愛上了兒科專業。

    為挽救危重癥患兒,也為熱愛的兒科事業,楊子江在 PICU開展大量新技術、新業務,不斷挑戰各類重癥患兒的診治難題,創造多個救治奇跡。

    這其中,曾有一名腸梗阻、嚴重腹膜炎、膿毒性休克的患兒,在接受腸管手術后,出現腎功能衰竭,全身浮腫、無尿、高鉀血癥、嚴重的酸中毒,需要通過透析進行代謝產物的清除。但透析治療進行兩三天后,患兒的凝血功能出現異常,傷口嚴重出血,繼續使用傳統的肝素抗凝只會加重出血。

    楊子江決定大膽嘗試枸櫞酸體外抗凝。“這種治療方法的處方涉及大量計算,且當時國內兒科開展這項技術的醫院很少,沒有經驗可循,患兒年齡小、體重不到10公斤,狀態差,這些都是巨大的挑戰。”楊子江說,但如果不做,患兒持續腎功能衰竭,體內環境惡化,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為挽救患兒,楊子江花費一中午的時間,將處方用藥計算好后,隨即對患兒展開枸櫞酸體外抗凝治療。經過一周治療,患兒的腎功能得到恢復,最終成功獲救??偨Y“獨門秘笈”有效提高搶救效率

    搶救危重癥患兒,體重小的只有2—3公斤,大的30—50公斤接近成人體重,藥物的使用一人一方,這里面往往涉及到大量計算,如鎮痛鎮靜、血管活性藥物、血氣分析、靜脈營養等。

    搶救時刻,爭分奪秒。為及時搶救患兒,楊子江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琢磨出一套自己的計算工具。在他的電腦里,一張 EXCEL表格安插了血氣分析、血管活性藥物配置、靜脈營養、血液凈化等八大類表格,通過自己設置計算公式,只需輸入參數,便可快速得出結果,極大地提高了搶救效率。

    2018年,楊子江赴以色列施耐德兒童醫院心臟重癥監護病房,進修學習兒童 ECMO及心臟圍手術期管理。

    “與兒科其他科室不同,PICU醫生需要綜合掌握各個專業的知識,通盤考慮問題,才能有條不紊地處理好各種急危重癥。”楊子江說,作為一名PICU醫生,要不斷加強學習,追蹤兒科科研項目新進展,掌握最先進的技術,知識既要全面又要有所側重,才能取得突破。只有把科室的各項技術發展好,才能更廣泛地開展學科間的技術協作,挽救更多危重癥患兒。

    ( 責任編輯:劉簫君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