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追記紅二十五軍二天門向導員吳智祥

    時間:2021-12-10 15:57    來源:秦楚網  字體:  打印  播報

    十堰市鄖西縣關防鄉、湖北口回族鄉的一二三天門村,境內險峰絕壁,懸崖萬丈。在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二天門一帶,有座海拔1300多米的大山處、有一座名叫大座的大山深處,居住著一戶貧苦人家,那就是紅二十五軍的向導吳智祥的家。

    吳智祥,敦敦實實的中等個頭,生性倔強,憨厚耿直。他家祖祖輩輩都是以種地維持生計,到了他這一輩,他學了個石匠手藝,由于他做工精細,手藝好,服務態度好,人們有事隨叫隨到,在當地還頗有點名氣。妻吳江氏待人溫和,賢德忠厚。他們有四兒兩女,兒子名德富、德貴、德印,德華,女兒名德英、德秀。兒女們生在高山腦,長在深山林,很少出山外見世面,又由于家境貧寒,沒一個人念過書。但他們都秉承了父母的良好品質,自尊而勤勞樸實。當時的八口之家,靠耕地賣工度日,飽嘗了被剝削受壓迫的苦頭。

    1934年12月,紅二十五軍西征挺進鄂陜邊區。次年1月初,紅軍一位偵察員化裝成“跛子”進入鄖西縣二天門地區偵察敵情。吳家見這個“跛子”的陌生人,出于積德又可憐的心情接待了他,到了天黑時就將他留宿在家。閑談中,相互推心置腹的話語,使“跛子”與吳家愈貼愈近,當兩人聊到半夜時分,“跛子”便從吳智祥口中了解到了他的左鄰右舍的情況。“跛子”見他左鄰右舍都是窮苦人家,就放心了,就象他介紹了外地窮人鬧革命的事,已進花甲之年的吳智祥聽“跛子”講:“窮人隊伍走到哪里,哪里的窮苦人就翻身過好日子,不受剝削”。他也心生起來鬧革命的念頭,“跛子”見吳智祥思想進步,是個可信之人,就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他。

    當吳智祥得知“跛子”姓陳及其真實身份,并得知紅軍隊伍即將來此時,喜得老淚溢出。他激動地告訴兒女們:“窮人的隊伍——紅軍馬上就要打來,你們都大膽點,參加一起干一干。伸伸你們的手腳,見一見人多的世面。”

    為了客人的安全,吳智祥決定將客人食宿扎營在他家。這里雖然居之高山老林,但客人操的外地口音,一言一語都有可能引起懷疑,稍有不慎就會驚動官府和地主惡霸;加之陳同志行走艱難,萬一出了差錯和意外,不便脫身。因此,吳智祥一再挽留客人在家休息,少外出,自己則親自為其尋探情報。他解釋說:“我是當地人,行動比你方便,便于弄到情況。”吳家對陳同志在生活上傾其所有的為其調理,使陳近快恢復體力。妻子吳江氏除料置生活還幫助縫補衣服。此間,陳同志不僅向吳家老少講述了許多革命道理,還召集吳家的幾戶鄰居,宣傳什么是紅軍,號召窮人團結起來、聯合更多的勞苦大眾,跟紅軍一起為自身的解放而斗爭。

    吳智祥率先領著兒女們開始了革命斗爭活動。紅二十五軍主力部隊到來之前,按照陳同志偵察員情報,他們秘密進行走親串友,聯絡苦大仇深的農友一起起來參加斗爭。吳智祥和鄰居雷金興的家就成了陳偵察員播灑革命火種及了解當地情況的地方,陳同志通過發動群眾,不僅為紅軍的到來打下了群眾基礎,而且在吳、雷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了偵察任務。

    1935年2月初,紅二十五軍主力部隊進入二天門地區。在大座山山腳下成立了以劉世讓為主席的二天門區蘇維埃政府,鎮壓了二天門保長余世澤以及作惡多端的稅收員祝山虎。大座山、周公山、蔡家場的山霸王朋傳曉、蔡先品、阮世榜等十惡不赦的家伙,相繼被捉拿鎮壓。

    吳智祥一家,個個都是好樣的。身強力壯的長子吳德富,被推選為二天門區丁家坪抗捐隊長,帶領著抗捐隊緊密地配合劉世讓游擊隊抗擊敵人反撲,尋機打擊地霸,在一天門、蔡家場、丁家坪等巡回戰斗。次子吳德貴,是二天門蘇維埃的均地委員,在紅軍干部的指導幫助下,他一面組織群眾進行“五抗”斗爭,一面進行均分土地,為窮苦人分配沒收來的實物。從一天門以上到二天門依山沿河的土地被全部分配窮苦人家,并插上標有姓名的小三角紅旗,同時還給貧苦的農民發了一張蓋有蘇維埃大印的土地證。血氣方剛的德印、德華小兄弟倆,參加了劉世讓領導的游擊隊,配合主力紅軍殺敵。德印歷經多次作戰,后因負重傷而未能隨游擊隊遠征。德華生得機靈,長得秀氣,經幾次實戰鍛煉,很快被任命為班長。紅軍和地方游擊隊曾幾次要上調德華,均被劉世讓請求留下當骨干。德華所在的游擊隊與六路游擊師,數月奮戰于鄖西的一二三天門,東川、回龍、大小新川、湖北口、大座山、坎子山,山陽縣的天坑梁,鎮安縣的大坪、巖屋河、米糧川,旬陽縣的圣家河、潘家河、磨溝等地,與敵正規軍、地方民團“剿共大隊”對峙拉鋸戰,周旋于深山叢林之中,擊敵殲匪,屢立戰功。吳智祥的長女吳德英,當時已出嫁。芳齡18歲的小女吳德秀,容貌端莊性格文靜,可謂深山一俊鳥,是吳智祥的掌上明珠。這姑娘頭腦聰慧,接受革命思想后進步很快。在紅二十五軍來二天門之后,是當地第一個投身革命的女性,被推選為蘇維埃婦女組長。她先是給紅軍干部和戰士們當向導,登門串戶,翻山越嶺做宣傳組織工作。之后,又主動組織婦女們為紅軍隊伍搞后勤服務,號召婦女們送子送夫當紅軍。一天門、黃土坪、蔡家場、丁家坪、二天門和大座山一帶都有她活動的足跡。紅軍來時,相當多的紅軍女干部、戰士都扎營大座山壯子坪另一吳姓家里,德秀鄰近此地,頻與接觸,萌發了當一名紅軍女戰士的愿望。當德秀的愿望還未實現時,形勢發生劇變。敵陜西省綏靖公署7月17日下令,除一部兵力尾追紅二十五軍主力外, 集中大部兵力進剿我鄂陜革命根據地,劉世讓率游擊隊連日馬不停蹄地轉戰于陜邊,保衛根據地紅色政權。

    8月間,游擊隊在山陽獅子洼同鄖西“剿共義勇大隊”數百人激戰拼殺,因敵我兵力懸殊太大,游擊隊失利,大部分突圍,少部分犧牲,還有的被打散。吳德華、雷聲銀等未能突圍,就地憑借樹林草叢隱蔽,直到天黑夜深才得以脫險。因不知游擊隊去向,他倆商議先回家歇一夜充饑,次日再設法去找隊伍。旋即爬摸翻山,快三更天時才到家,萬沒想到,狡猾的“剿共”總頭子艾光清,正挨戶搜查,四處張網,要一網打盡在獅子洼失散的游擊隊員。雷聲銀到家剛咽下一點東西,忽聽外面狗叫,原來是保長賈剛斂帶的50名鄉保丁,已團團圍住他家。有戰斗經驗的雷聲銀,當即溜入門后,來了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拳擊倒守門的保丁,奪門面出,沖進了漆黑的夜幕。一陣槍聲劃破了夜空,住在雷家后坡上的吳智祥正與好幾個月未回家的德華交談相互的情況,聽到槍聲突起,意識到情況不好,即令全家分頭隱蔽。次子、小女扶著老媽吳江氏從后門跑出,鉆進了黑茫茫的刺架叢林。吳智祥同長子德富未來得及出門,被鄉丁抓去,連夜被送到槐樹鄉公所,被打得體無完膚。次日父子二人被駐扎在一天門的國軍龐炳勛部作練兵靶子槍殺。

    同日,吳德秀也被保丁搜捕,擁押到二天門,受盡鄉保地霸的凌辱和摧殘。悲痛之極的吳江氏,顛著一雙小腳艱難的奔來奔去,投親擔保救女,在眾親友的擔保下,才被他們饒了一命,救回了奄奄一息的德秀。

    三個小兒子,從那天夜里就杳無音信了。吳江氏柱著拐棍東請西求,在親鄰鄉友幫助下,變賣處理了家產和石板房屋,草草掩埋了老伴吳智祥及長子德富尸體,牽扶著遍體鱗傷的小女乞討他鄉。

    幾十個春秋過去了。至今提起那段歷史,丁家坪、一二天門、大座山一帶的老人仍記憶猶新,常把吳家的事跡說給青年人聽,難以忘懷那獻身革命的吳智祥一家。(通訊員:賈開華 余洪偉))

    ( 責任編輯:朱曉婷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