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造就了陳營村的香米和黃酒兩大優勢產業。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何利 特約記者 姬廷順 通訊員 黃志永 報道:漢江自陜西寧強縣發源一路蜿蜒而來,在鄖陽區安陽鎮境內留下一個弧形的身姿。從鄖陽區城區出發,駕車沿著鄖丹路行駛約30分鐘,便可抵達安陽鎮的陳營村。恬靜的漢江,在村頭舒展開臂膀,以千百年的持之以恒在這里沖擊出一馬平川。安陽鎮素有“鄂西北糧倉”之稱,而陳營村又是這“糧倉”的核心之地。
風景如畫的陳營村。
村子一側,337省道穿境而過。公路兩側的老柳樹,已經在早春的和風中逐漸蘇醒,吐出淡淡的嫩芽。陳營村村委會旁,一處即將完工的建筑工地上早已開始繁忙。“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村里的黃酒產業園一期項目,今年上半年就要投入使用。”村支部書記魏然向記者介紹著眼前的建筑。實際上,陳營村的黃酒產業園包括酒廠、酒曲廠等一條龍式的配套產業。整個項目共有三期工程,總投資高達1.5億元,到2024年將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屆時,一年的黃酒產量將達到250萬公斤。
陳營村村容整潔。
在整個十堰,黃酒名氣最大的自然要數鄖陽黃酒和房縣黃酒,而鄖陽黃酒的核心產地,便是安陽鎮的陳營村。近年來,隨著黃酒產業的逐漸壯大,陳營村也有了“黃酒村”的名頭。善酒者有過這樣的總結:“安陽黃酒如君子,入口濃烈,直來直去;房縣黃酒如美人,入口甘甜,分外醉人。一南一北,各有風味。”安陽黃酒的馥郁濃香,既是由于傳承了上百年的傳統工藝古法釀造手法,更重要的是取材本地最優質的糯米和井水,好山好水出好米,好水好米釀好酒。
陳營村共有2000畝優質水田,香米和糯米種植面積各占50%。
陳營村的水源,主要源自漢江上游的巨家河水庫。優質的水源先是滋潤了陳營村的千頃良田,而后匯入碧波蕩漾的丹江口水庫。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造就了陳營村的香米和黃酒兩大優勢產業。陳營村共有2000畝的優質水田,其中香米和糯米的種植面積各占到了50%。香米用來加工成大米銷售,糯米則用來釀造醇香的黃酒。
隨著黃酒產業的逐漸壯大,陳營村也有了“黃酒村”的名頭。
陳營村有著悠久的傳統手工黃酒釀造歷史,是遠近聞名的“黃酒村”,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前后,當地家家戶戶開鍋釀酒,整個村里酒香四溢。為延伸香米產業鏈條,提升“黃酒村”實力,該村因勢利導,由谷香農專業合作社引進南陽理工學院技術團隊開展黃酒基礎性研究,建設原產地黃酒廠。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將原來農戶‘單打獨斗’轉變為合作式抱團發展,采用傳統工藝釀造黃酒,通過統一釀造、統一包裝、統一價格,借助鄖陽區電商辦、郵樂購、湖北小蜜蜂電商公司等平臺統一銷售,帶動260余戶農戶發展黃酒產業,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記者手記
除了地理優勢,陳營村最大的優勢莫過于找準了定位。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是陳營村給人最深的印象。擁有優質的水田、有著悠久的釀酒技藝,于是陳營村制定了發展香米和黃酒兩大產業同步發展的規劃,并堅定不移地付諸行動。而這兩大產業所帶來的利好,又反哺了全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村民收入的提升。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發展帶來的利好,不同的村子,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方能打造出適合自己的產業并讓其取得長足發展,從而實現最終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