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太和醫院小兒外科:讓幼小生命之花重新絢麗綻放

    時間:2022-06-01 09:37    來源:十堰晚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醫生操控達芬奇機器人為患兒手術。

    近日,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在太和醫院小兒外科做了膽總管切除和肝總管空腸 R-Y吻合術,而她的“主刀醫生”是擁有“三頭四臂”的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2014年太和醫院小兒外科成立以來,充分發揮技術專業優勢,尤其近年來利用機器人精細手術,診治小兒各類先天性畸形、感染、腫瘤、創傷等疾病,讓幼小的生命之花重新絢麗綻放。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曾雨 通訊員 鐘澤宇

    “達芬奇”手術顯神威

    2個月大的佳佳(化名)因先天性發育不良,確診膽總管囊腫,引發感染,致肝功能損傷,需及時開展手術治療,否則病情會進一步加重。

    “術中要將膽總管囊腫切除,并將膽腸吻合和腸腸吻合。”在了解患兒病情后,太和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屈振繁決定使用達芬奇機器人開展手術。

    膽總管附近重要血管及微細血管密集,傳統開腹和腹腔鏡手術,因解剖不清發生誤傷引發大出血情況并不少見,同時,患兒年齡小,吻合空間更狹窄,縫合要求更精細,人手操作難度更大。相比之下,達芬奇機器人則具有手術更穩定、更精細、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

    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麻醉科及機器人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下,屈振繁僅用了2.5小時就順利完成膽總管切除和肝總管空腸 R-Y吻合術。術后,患兒恢復較好,無發燒、無腹痛,康復出院。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將兒童、尤其是嬰兒相對于成人更小的組織器官和血管清楚地顯露與主刀醫生的眼前,同時能更好地完成精細解剖和縫合重建等動作,尤其是在位置較深、空間狹窄的手術部位,更能凸顯優勢。”2019年11月,太和醫院率先在省內地市州醫院引入最新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屈振繁充分利用其精準、靈活、損傷小和裸眼3D等優勢,為患兒開展精細治療。

    目前,屈振繁已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輔助下,開展10多例膽總管囊腫、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巨脾切除術、高位肛門閉鎖成形術、腎盂輸尿管成形術等國內一流水平的手術。

    精確狙擊兒童惡性腫瘤

    近日,7歲半的彬彬(化名)在家長的陪伴下走進太和醫院小兒外科。屈振繁診斷后發現,彬彬腹中長有一個巨大的惡性腫瘤。

    彬彬腹中的腫瘤由來已久。2020年,5歲半的彬彬因腹痛到太和醫院就診,發現腹中有一個巨大腫塊。當時,屈振繁為其手術切除,并叮囑接受化療。但家長并沒有帶孩子按時化療。四個月后,彬彬腫瘤復發,再次手術切除。

    今年5月份,家長又發現彬彬腹部隆起,帶到省外一大型兒童醫院就診,因手術風險極大,無法手術切除,家長無奈下只好回到家中。

    但是彬彬已經無法正常進食,腫瘤壓迫腸管造成了腸梗阻,如不及時處理,孩子很快就會死亡。隨后,家長帶著彬彬再次找到屈振繁。在做好充分的手術準備后,屈振繁為彬彬做了第四次手術治療,現在孩子又可以正常飲食了,臉上又有了希望的笑容。

    屈振繁表示,惡性腫瘤是導致14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但不少家長認為兒童惡性腫瘤罕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兒童患病時無法準確表達感受,一旦發現就是晚期。僅今年5月份以來,小兒外科就為6例惡性腫瘤患兒開展了手術治療。

    “小兒不是成人的縮影。”在屈振繁看來,小兒外科診斷與治療工作的復雜程度和難度并不亞于成人,需要醫生擁有豐富經驗和耐心,依據孩子的病史、癥狀來診治,這些都考驗著小兒外科醫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在屈振繁的帶領下,小兒外科充分發揮技術專業優勢,診治小兒各類先天性畸形、感染、腫瘤等疾病,為患兒撐起一片天。

    ( 責任編輯:曹婧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