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太和醫院PICU:守好孩子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時間:2022-06-01 09:43    來源:十堰晚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太和醫院 PICU使用ECMO搶救患兒。

    PICU又稱兒童重癥醫學科,這里模糊了內科和外科的界限,只要是病情危重的患兒,都將在這里接受治療。PICU是孩子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太和醫院 PICU自2013年成立以來,憑借高超的危重癥治療技術,給了不少患兒“第二次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太和醫院 PICU還是我省地市州醫院中運用 ECMO搶救患兒最多的科室。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曾雨 通訊員 鐘澤宇

    ECMO為3名患兒按下生命“重啟鍵”

    在太和醫院 PICU病房,生死時速每天都在上演。今年2月份,一名1歲多的腺病毒肺炎患兒從竹溪縣轉入太和醫院 PICU病房。入院時,患兒已合并呼吸衰竭,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心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等癥狀。醫護人員先后給予呼吸機機械通氣、支氣管肺泡灌洗、俯臥位通氣等治療,但患兒經皮血氧飽和度仍僅維持在85%左右,存在嚴重的低氧血癥,生命危在旦夕。

    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等待患兒的只有死亡。PICU隨即組織多學科會診,決定啟用 ECMO(體外膜肺氧合)+CRRT(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ECMO上機運轉后,奇跡出現了,患兒的血氧飽和度立即上升至95%以上,各臟器功能也逐步改善,于7天后成功撤下 EC?MO,最終康復出院。

    ECMO是一種人工心肺替代治療技術,被稱為危重癥診療技術“皇冠上的明珠”,是救治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但其使用難度大、風險高,兒童的血容量小,對 ECMO技術要求更高,尤其同時應用CRRT更是一種考驗。”PICU主任齊旭升介紹,2021年,太和醫院兒童醫療中心率先在湖北省地市州醫院開展兒童 ECMO治療,截至目前,太和醫院 PICU已使用 ECMO成功搶救3名危重癥患兒,成為我省地市州醫院中運用 ECMO搶救患兒最多的科室。

    建立了方圓300公里的急救轉運網絡

    2013年太和醫院 PICU成立后,危重癥患兒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升,很多以前無法救治的患兒,在這里都能得到有效治療。

    “除常規開展的危重癥救治技術外,血液凈化技術、肺泡灌洗技術、有創及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ECMO等前沿技術的綜合運用,為危重癥患兒的救治提供有力支撐。”齊旭升表示,PICU每年收治患兒900多名,成功救治了休克、臟器功能衰竭、嚴重心律失常、中毒、昏迷、驚厥等癥狀的危重患兒,救治成功率在95%以上,為很多不幸的家庭送去了希望。

    曾有一名13歲患兒因過量運動發生橫紋肌溶解,被緊急送入太和醫院 PICU治療。進一步診斷后,發現患兒橫紋肌溶解,合并急性腎衰竭、特發性高血壓及高鉀血癥。對此,PICU給予血液凈化治療,包括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和血液灌流,清除細胞破壞后的肌紅蛋白等壞死物。

    “如不及時清除肌紅蛋白等壞死物,將造成腎功能衰竭,引發尿毒癥等嚴重并發癥。”齊旭升介紹,在 PICU治療約一周后,患兒腎功能恢復,肌力恢復,后轉入普通病房,經過進一步治療,康復出院。

    類似病例在 PICU不勝枚舉。不僅如此,太和醫院 PICU還建立了輻射鄂豫陜渝等方圓300公里的急救轉運網絡,成為鄂豫陜川渝毗鄰地區兒童重癥急救中心。

    “搶救危重癥患兒永遠在路上。”近年來,太和醫院 PICU不斷引入新技術、新業務,挑戰各類重癥患兒的診治難題,創造多個救治奇跡。“父母給了孩子第一次生命,而我們 PICU通過不懈努力,延續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齊旭升表示,太和醫院 PICU將堅定地守住孩子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讓孩子們健康成長。

    ( 責任編輯:曹婧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