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曾雨 報道:日前,王女士(化名)喜迎三孩,但腹中胎兒后背卻長有巨大腫瘤。生產過程中,腫瘤破裂出血,新生兒命懸一線。危急關頭,太和醫院小兒外科行急診手術,將出血止住,并探查腫瘤,冒著兇險將腫瘤切除。目前,新生兒生命體征平穩。
7月29日,王女士孕34周時,因胎膜早破引發早產。但棘手的是,其腹中胎兒后背長有一個巨大腫瘤,產科醫生因此建議她行剖宮產,以免順產擠壓導致腫瘤破裂出血。但王女士與家人商量后,仍執意要順產。
小兒外科與產科制訂應急方案。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倪志福安排住院總醫師孫恒提前到產房準備,同時安排科室值班醫生慕曉龍做好協助辦理入院、術前談話等準備。很快,王女士開始生產,產科醫生謹慎操作,但不幸的是,腫瘤仍出現破裂出血。
“產婦羊水呈血性,取出的新生兒顏色也發白,有貧血表現。腫瘤和新生兒頭一般大,位于脊背處,且不斷滲血。”倪志福介紹,醫護人員當即啟動應急方案,孫恒行局部壓迫止血,但效果不佳,采取局部縫合止血,也因腫瘤脆弱無法進行。他于是從腫瘤根部結扎,將血止住,并立即送到手術室做急診手術。
倪志福介紹,在對患兒止血過程中,小兒外科、麻醉科及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精誠合作,迅速配血、緊急插管,做好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由于患兒失血較多,一度出現失血性休克,血紅蛋白低至30g/L,血小板低至12G/L,在緊急配好血后,一邊輸血,一邊緊急做手術止血。
讓醫生棘手的是,患兒腫瘤位于脊背,體位暴露不佳,彩超無法排除脊柱裂。“脊柱裂是指脊椎管的一部分沒有完全閉合的狀態,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神經管畸形,處理起來十分困難。”倪志福介紹,小兒外科緊急邀請小兒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濤會診,幸運的是,在仔細止血并游離腫瘤后發現,患兒腫瘤位于脊柱旁,排除了脊柱裂。
在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后,倪志福帶領團隊為患兒開展急診手術,用時30分鐘成功將腫瘤切除。“腫瘤切除并不簡單。”倪志福說,患兒腫瘤較大,邊界不清,且處于出血狀態,醫生必須在止血的同時將腫瘤切除,并精細縫合切口。術后,患兒由新生兒重癥醫護人員協助緊急轉往NICU監護治療。
在腫瘤切除后,由于患兒此前出現缺血缺氧,醫護人員還擔心患兒無法蘇醒等問題,但經 NICU醫護人員的努力,術后10天,患兒蘇醒,貧血等癥狀得到糾正,下一步正常喂食后,可考慮出院。術后經病理科病檢并會診,確認患兒后背腫瘤為先天性纖維肉瘤,待時機成熟將考慮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