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曾雨 特約記者 王瑋 報道:“入院前都沒有抱希望,沒想到治好了。”8月30日,在太和醫院脊柱外科病房,韓先生高興不已。原來,他14歲的女兒小夢(化名)脊柱重度畸形側彎達120度,經該院脊柱外科開展矯形手術治療后得以矯正。
8月30日下午,記者在太和醫院脊柱外科病房看到,小夢能下床行走,只見她后背挺直,看不出任何異樣。而在幾天前,她的脊柱重度畸形側彎達120度。
韓先生介紹,去年6月,他發現女兒的左右肩不平衡,當時以為是女兒坐姿不正導致的,就沒有在意。而后他外出打工,今年8月,家人突然來電話,稱小夢的后背完全扭曲變形了,呈駝背狀。他聞訊當即趕回竹溪,并連忙帶女兒趕到太和醫院就診。
8月12日,太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王達義接診小夢,對其完善相關檢查發現,小夢脊柱重度畸形側彎達120度,且受側彎的脊柱擠壓影響,其肺部呼吸功能受到明顯影響,有重度的限制性呼吸障礙。
小夢的病情較為嚴重,必須手術治療。然而,韓先生家庭條件困難,妻子是殘疾人,家里有兩個孩子讀書,全靠他一人在外打工賺錢。了解到韓先生的家庭情況后,王達義多方協調籌款,最終,北京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決定減免小夢手術使用的價值2萬元的矯形內固定耗材費用。
小夢住院后,王達義團隊密切關注其身體情況,首先對其行皮膚牽引,在安全前提下達到緩慢改善脊柱畸形的目的,同時開展術前心肺功能訓練,補充身體營養。“由于小夢的肺部長時間受胸椎嚴重側彎畸形的脊柱擠壓,在手術糾正脊柱釋放肺部外在壓力后,可能會出現急性肺功能衰竭,進而危及生命。”王達義表示,為避免嚴重并發癥發生,他起初設想通過分次手術矯正側彎脊柱,后經全院術前大會診討論,認為小夢正值青春期,耐受性較強,出現肺功能衰竭可能性低,最終決定在做好充分應急預案前提下,一次性手術矯正畸形。
8月22日,王達義帶領手術團隊在麻醉科、手術室的支持下,為小夢開展矯形手術治療。在脊柱畸形最為嚴重的地方截骨約兩厘米,上下脊柱椎體共植入20枚鈦合金螺釘,對患者嚴重側彎脊柱進行徹底手術矯形。得益于過硬的臨床技術及醫院手術室超聲骨刀、術中電生理檢測儀(神經雷達)等先進手術設備的使用,經6個小時緊張手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王達義表示,患者術后未出現術前考慮的肺功能衰竭情況。由于脊柱拉伸,胃腸功能出現暫時性腹脹不適,經臨床處理后得到糾正?;颊呒怪C形非常成功,目前恢復較好,身高比術前足足增加了10厘米。
王達義表示,脊柱側彎不僅會引起含胸駝背、背部不對稱隆起,造成身材矮小、背部畸形,還會讓患者產生自卑心理,嚴重時影響患者呼吸消化功能,小夢就診時就已出現重度限制性呼吸障礙。小夢所患疾病屬于“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畸形”,對于這類患者,手術通常選擇在13歲以后進行,因為這一時期患者度過了青春期發育的最高峰,手術對身體發育的影響相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