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文、圖/記者 曾雨 特約記者 王慧 報道:10個月大男嬰氣管嗆入核桃粒,嚴重喘息,呼吸困難,緊急送入太和醫院兒科后,醫生快速識別氣管異物并鎖定位置,使用支氣管鏡及時將異物取出,患兒最終有驚無險。
11月25日下午,一名10個月大的男嬰被家長緊急送入太和醫院兒科,當時患兒喘息明顯,出現呼吸困難等癥。兒科三病區主任李敬風當即向醫院醫務處、門診部、防保感控處等部門匯報??紤]患兒病情危重,醫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將患兒收治入院。
“檢查發現,患兒喘息明顯,左肺呼吸明顯減弱,有大量的哮鳴音,屬于典型的支氣管異物表現。”太和醫院兒科三病區副主任羅新兵介紹,完善CT等相關檢查發現,患兒左主支氣管遠端存在異物,且雙肺有感染,急需手術將異物取出。
隨即,兒科立即聯系手術室、麻醉科等部門做好手術準備。因正值疫情期間,醫院研判后,決定在負壓手術室為患兒開展手術。手術準備期間,兒科三病區醫護人員密切監護患兒病情,避免異物發生移位,引發窒息兇險。
26日下午,在與患兒家長充分溝通病情征得家長同意,并做好術前準備后,羅新兵使用支氣管鏡取異物。“患兒僅有10個月大,氣管較為狹窄,盡管核桃粒直徑只有0.8厘米,但已將患兒整個左主支氣管堵死,患兒僅能靠右肺呼吸。”羅新兵介紹,因疫情防控需要,醫生手術時穿著兩層防護服,且佩戴防護面屏,視野不好,增加了操作難度。
不過,憑借豐富的取物經驗和精細的取物技巧,手術開始后,羅新兵團隊僅用了10多分鐘就成功將患兒氣道內的核桃粒取出,術后,患兒脫離危險,安返病房。隨后,患兒喘息、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消失。
羅新兵表示,支氣管異物是兒童常見急危重癥,嚴重者危及患兒生命,一旦發現需立即就醫取出。如長時間不取出,異物很可能發生移位,一旦堵塞主氣道,可隨時發生窒息,危及生命。同時,異物停留時間越長,會帶來肺部感染、肺氣腫、肺不張、膿胸等并發癥,加重病情,也會增加手術取出難度,增加手術風險。
羅新兵提醒,3歲以下幼兒盡量不要喂食瓜子、花生米核桃、果脯等食物,同時要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平時要細嚼慢咽,進食時不要蹦蹦跳跳或嬉笑打鬧,避免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