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悅,女,93年出生,在太和醫院當醫師。從2011年至今,雷悅堅持無償獻血,共計14次,累計全血4400mL,單采血小板1個治療量。2015年醫院實習期間通過無償獻血的渠道了解到很多血液病患者急需匹配的造血干細胞來延續生命,于是毫不猶豫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她的事跡曾在湖北日報、秦楚網等媒體發布。
2022年7月,在漫長的等待中接到紅十字會通知,告知與一個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要做高分辨檢測,雷悅了解事情緣由后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在高分辨配型和捐贈前體檢都合格后,確定了捐贈計劃。但受疫情的影響,捐贈被迫暫緩。11月低,紅十字會再次聯系告知患者情況不樂觀,該同志立刻向科室請假前往武漢。12月6號抵達武漢后就住進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內科,7號完成血檢,之后連續5天注射“動員劑”來促進骨髓中造血干細胞大量生長并釋放到外周血中,同時每天都要進行血檢來評估動員劑的作用效果。12日上午8:30,在血液科“采干室”進行提取分離造血干細胞,4個多小時后成功提取造血干細胞混懸液104mL,為患兒送去“生命火種”。
“這是一段彌足珍貴的緣分,讓我可以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來改變別人家庭生活。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我相信我還會義無反顧的去做。因為愛是一盞燈,照亮了別人的路也璀璨了自己的人生,希望我的愛心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綻放。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本來就是醫生的職責,我只是做了自己愿意且應該做的。”該同志如是說。
雷悅自大學開始就積極參加各項志愿活動,在校期間經常和同學一起去當地小學支教,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工作中也積極主動,疫情防控期間沖鋒在前線。2020年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堅持參加無償獻血,為抗擊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獲得十堰市中心血站頒發感謝狀。自疫情開始至今,積極踴躍參加抗疫工作,利用休息時間多次主動參與核酸采樣及信息錄入等相關工作,如今年8月疫情期間,參與高風險小區的核酸上門采樣工作,10月疫情期間,就地支援老家鄖西開展核酸采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