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晚上吃雞蛋可以嗎?”10月22日中午,又到了烹制午飯時間,張小偉如往常一樣,優先征求著癱瘓臥床叔叔的意見,確保每頓飯菜能夠符合叔叔的胃口,爭取他能多吃點,保證其營養能夠跟得上,身體水平不下降。
張小偉,鄖西縣城關鎮佘家灣社區2組居民,平常以打零工為生,自身收入并不穩定。201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張小偉在鄉下務工,突然接到叔叔張德全痛苦急促的來電說:“我頭疼的厲害,不知道怎么了。”當即,張小偉二話沒說,迅速放下手中的活兒,第一時間租車,趕回縣城,將叔叔張德全送到醫院,幸好及時,為叔叔張德全保住了一條命。然而,張德全也因高血壓自此癱瘓在床,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無法自理。
考慮到叔叔終身未娶,無兒無女,孤苦無依,生活問題難以解決,張小偉主動放棄了出門務工的高收入,就近做些小零工,同時,與叔叔一起住,兩家合一家,擔起叔叔日常照料和養老的責任。
據張小偉介紹,其叔叔張德全癱瘓之初,基本失去了大部分自主意識,除了耳朵聽得見,會點頭搖頭,語言功能、手腳功能都盡失,吃住在床,大小便在床,大脾氣,抱怨還多。一時間,沒有掌握照顧病人技巧的張小偉,面對家里難聞的氣味,難以溝通的叔叔,幾度無語崩潰。
然而,困難沒有戰勝這個善良的小伙,他一方面選擇盡量苛刻自己,五年沒有給自己買過衣物,沒有添置過家具等,盡量省下有限的資金,給叔叔購買一些有營養的食物,盡量讓叔叔營養充足,確保無論任何時候,都不留下遺憾;另一方面,他還試圖通過點頭、搖頭、眨眼等簡單的“啞語”方法,從日常生活飲食做起,逐漸與叔叔找到語言和行動上“互通點”,確保在擴大交流的同時,更多的了解叔叔的所思所盼所想,順著叔叔的心意,讓他過得更舒心點。
在張小偉的貼心照顧和護理下,張德全很是感動,主動要求下床鍛煉,拿碗拿勺子,力爭給侄兒減輕負擔,現如今,張德全的身體情況有很大好轉,能夠一瘸一拐的獨立行走,甚至還能到左右領居家遛遛彎,曬曬太陽,不僅不在床上大小便,連每天的衣服也不會弄臟。
有人問張小偉說:“你本身經濟都不寬裕,哪里來的勇氣照顧張德全那么長時間?你圖啥?”張小偉只是暖心的一笑,毫不在意的說:“當初,我也焦慮彷徨過。但是,血濃于水,我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親最近,如果我不照顧他,他只有被病魔折磨等死的份,那對于我來說可能是永遠的痛苦,再說,小時候,叔叔很心疼我,他每次上下班回來遞給我的小零食,我都歷歷在目,理當永久報他恩情。”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張小偉沒有忘記一袋袋小零食,更彰顯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偉大,五年如一日,對自己苛刻,悉心照顧護理病患叔叔,不僅減輕了病患叔叔痛苦,還讓他康復好轉,再圓自由幸福晚年生活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