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春風吹過校園

    時間:2023-02-22 09:35    來源:秦楚網  字體:  打印  播報

    作者:竹溪一中 陳秋紅

    又到萬物復蘇的季節,校園里春風蕩漾,一片生機盎然。在翠綠欲滴的桂花樹前,我見到了以前的語文老師萬元洪。

    萬老師待人和藹可親但又不失嚴格,講課幽默風趣又不失嚴謹。

    老師國字臉,大鼻子,厚眼鏡,高個子,總穿西服。他的年齡應該很大了,眼角皺紋依稀可見。按說,像他這個年紀的人,說話聲應該很低沉才對,但他的聲音卻很洪亮。老師上課時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似乎從未發過火,讓人覺得親切。

    老師上課的方式很特別。他會讓我們首先讀正文下的注釋,而不是首先讀正文。我曾想,這個注釋有什么好讀的呢?在初中時,老師只是讓我們看看就算了。于是,我就沒把注釋當回事。這不,上節課就出了洋相。這節課,老師請我讀《赤壁賦》。我硬是把“釃酒臨江”的“釃”由“shī ”讀成了“lí”。這引來同學們的一陣哄堂大笑,我也羞愧得無地自容。

    萬老師喜歡談古論今,金句頻出,幽默詼諧,妙趣橫生:“唐小姐是半個真理”;“天王蓋地虎,全上985”,“寶塔鎮河妖,全上211”;說人頭發謝頂叫“地中海”;比喻人臉上長滿胡須叫仙人掌;解說歧義句就舉例“在火車上畫畫”;解釋通感的修辭手法就一句“你的話好酸啊”讓人心領神會……這些例子不勝枚舉。

    老師批改作業認真。有一次,在做《沁園春長沙》的導學案時,有一道詩句默寫題,我認為很簡單,馬馬虎虎地寫完就交了。等發下來時,在那一頁有一個耀眼的紅叉。原來,我把“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競”寫成“竟”??粗鴦e人導學案上的紅勾,僅我一人紅叉,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感謝萬老師指出我的錯誤,同時,我也暗暗佩服萬老師的眼力。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萬老師面前打馬虎眼,寫作業開始認真了。

    老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非常重視背誦。這不,他要求我們務必全文背誦《鴻門宴》和《荊軻刺秦王》。我呢,本來就癡迷于中國古代文學,以為那是小菜一碟。于是,我趁課間瘋狂地背誦。經過幾天的努力,我終于能背下來了。于是,我跑到老師那里去背。不知怎么回事,在私底下我背得好好的,一到老師那兒就變得結結巴巴的了。把“到芷陽間行”背成了“到芷陽間”。聽到這里,老師立刻糾正我的失誤,還告誡我說,一字之差,謬以千里。我不得不說,老師真是嚴格認真。要是在以前,估計我早就蒙混過關了吧。

    萬老師善于借助英語語法講漢語語法。我記得有一次上語文課,有同學問他“使動用法”和“被動用法”的問題。他本來還一本正經的上語文課,忽然,他竟然上起了“英語課”。就“使動用法”,他說,凡是動作由賓語發出的,這個動詞就是使動用法。我們一臉茫然。但萬老師用我們剛剛背誦過的例子給我們作解釋。他舉例說,“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之“從”,不是沛公跟從百余騎,而是百余騎跟從沛公。但是百余騎在賓語的位置,所以,是沛公使百余騎跟從自己。這個“從”就是使動用法。關于被動用法,他說,“杯子碎了”表面上是個主動句,但實際上是個被動句。因為杯子不會自己碎,只有被打碎。如果我們把“杯子碎了”翻譯成英語即“The glass  was  broken.”我們就可以理解這其中的原理。怕我們聽不懂,他又舉了一個關于“出生”的例子:I was born in 1976 .這幾個例子,讓我們徹底理解了使動用法和被動用法。我完全被老師征服了,真是太崇拜他了。我以前的老師有會英語的,但是用英語舉例的卻很少。

    萬老師善于尋找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契合點。他說,水有源、樹有根,現代漢語脫胎于古代漢語,古代漢語的很多問題,一定能從現代漢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周考有一道翻譯題:巡及家門并見執。我們都不知道那個“見”字該怎么翻譯。萬老師不慌不忙,僅舉一個例子,問題就迎刃而解。他說,在現代漢語中,我們常常說“見教”“見諒”一類的話,“見”的意思就是“被”。“見諒”指請求被原諒;“見教”指請求被教導,那么“見執”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萬老師常說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習語文需要積累并加以運用。他要求我們每天積累一個名句欣賞、一個文言斷句、一個文化常識、一個文言翻譯、一個成語運用、一個病句修改、一個情景默寫、一個詩句賞析、一個三百字語言材料。讓我們交給他批閱。于是每天語文課上,我們都會聽到一個鏗鏘有力的催促聲:交交交,交摘抄;收收收,收周記……這段美妙的音樂時不時在我耳邊回蕩,也時刻提醒我按時完成作業。對于這件事,我們開始是有抵觸情緒的,但隨著幾次月考成績的提升,我們也就慢慢認同了。

    萬老師也是一個很有格局的人。前一段時間,班主任出差了,由他代理班主任一職。雖說是代理,可他卻來真的了。早上六點二十就到教室,清點人數,督促早讀,六點三十五跟我們一起跑操,然后去上早自習,然后吃早點,等同學們吃過早點,又督促大家搞衛生。中午到教室來巡邏一番。晚飯后又到教室,德育時間又開始了“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之類的演講。星期五有一節班會課。我們以為,作為臨時班主任,估計他會把班會課用來上語文。“臨時”嗎,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可萬老師不,他認為“德育是牛鼻子,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他提前找來班干部,共商班會主題,組織我們召開了以“戰寒冬、迎期末、創佳績”為主題的班會。當時,我在想,這個代理班主任,真應該去掉“代理”二字。

    這就是我們的萬老師!

    他常對我說,一個老師的價值就在于通過成就學生而成就自己。所以,他對我們愛之深、責之切。

    對于他的苦心,我們慢慢領會了。

    他盡他的本分,我們盡我們的本分。

    我們各自守著各自的邊界。

    我們都在各自的軌道上成長著。

    我們以為我們會長久地好好地相處下去。

    但過了一個春節,由于分科分班,語文老師換了人。

    他依舊在學校,但在別的班級授課。

    依舊的西裝,依舊的領帶,依舊的微笑。

    但是我們的情緒卻非常低落。

    我們和老師正好像一群孩子,在教室里做了半年游戲,大家才剛弄清楚游戲規則,玩得正高興,老師卻不聲不響地退場加入另一伙,我一時竟適應不過來!

    每當翻開《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紅寶書做摘抄的時候,每當精神懈怠的時候,他的那些話就會浮現在腦海里:“做大做強,不如做長做久”“簡單事重復做,你是專家;重復事,認真做,你是贏家”“人生好比一口大鍋,當你處在鍋底時,只要肯努力,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是向上的”“人性的弱點在于——我們總是低估自己的智商,卻高估自己的毅力”。

    這些話給我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要把這精神資源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這些話如同春風,吹拂過我的心靈,也吹拂過眾多學子的心靈!

    啊,就教于萬老師,如沐春風!

    ( 責任編輯:李尹娜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