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 通訊員 陳易君 戚小麗 張科甲 報道:“春季雨水多,要及早理清溝,確保澇能排得出,防止茶樹受漬害爛根,造成茶芽遲發和減產......”2月20日,我們在牛河林區小尖山村茶葉基地看到,牛河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干部正在指導春季茶園的管理。
隨著氣溫回升,茶苗生長加快,春季茶園管理進入關鍵期,小尖山村加緊組織茶農開展春季管護工作,在茶園里,茶農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茶苗補栽、茶樹除草、培土、施肥、疏通排水溝等工作,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茶農們搶抓時節栽植茶苗,牛河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干部也沒閑著,為了促進春茶生產,農技中心結合牛河林區的地域特點,早在1月份就印制了致茶農的一封信500余份,發動黨員干部和志愿者走進茶園、走進田間地頭,發放到茶企和茶農手中。一封信詳細闡述了茶葉春季管理的技術要點,指導茶農及時追施催芽肥,注重茶園凍害防控,確保春茶產量。并就茶葉生產廠房、場所、生產及茶葉加工設施設備的整理、檢修、保養和清潔等都做了全面提醒,為茶農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春耕在即,我正發愁今年補栽茶苗怎么辦,農技中心的干部就為我們送來了質檢合格的茶苗,還根據新開、補植的實際情況為新茶栽種提供相關的技術指導,真是太感謝了!”張科甲茶廠的負責人激動地說。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牛河林區自然環境優越,漢江小氣候,非常適宜茶葉的生長,現有茶園規模7000畝,年產值達2000萬元。其中小尖山村茶葉生態基地茶園總面積近800畝,茶園依山而建,以大柏樹、木耳扒中心、郁郁蔥蔥、蜿蜒數里。小尖山村一半以上的村民以茶葉種植、加工和銷售為主要經濟來源,茶葉作為牛河林區的主導產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聯農帶農作用,但也面臨著茶園管理水平低、產量低的問題。農技中心“科技送上門”的服務,為茶農篩選種苗品種,統一施肥標準,指導病蟲害防治,解決了很多農戶茶園管理不精的問題,為提高茶葉質量打下下了堅實的基礎。農技人員一對一的現場指導,讓干部不再是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而是深入田間地頭與老百姓面對面交流,助力春耕備耕,產業興旺,農戶增收。
“這兩周,我們的茶葉技術專班馬不停蹄地奔走在林區的各個茶園,為春季茶園的管理提供技術指導,為即將到來的春茶采摘做好準備。”牛河農技中心主任王偉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深化、拓展、提升科技服務的水平,緊盯低產園改造,關注茶葉育苗、種植、管理、采摘、加工、銷售的每一個步驟,提高效率減少成本,增加茶企茶農的經濟效益,為做好茶產業發展提供強力的科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