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忠斌
溫暖小食堂,惠民大文章。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空巢、獨居、孤寡、失能老人逐步增多,這些老年群體“吃飯難”問題日益凸顯。“幸福食堂”既解決了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又實現了老年人“吃好飯”愿望,傳遞了民生溫暖,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質量,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滿、更有保障,實在是一件既暖人心又得民心的大好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日常起居問題備受關注,而“幸福食堂”就為居家養老助了一臂之力。眾所周知,對于老年人尤其是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來說,一日三餐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即使身體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做飯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對于高齡、殘疾、空巢或失能老人等重點幫扶對象來說更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十堰共在中心城區25個社區試點建設34個老年幸福食堂。目前,已有六堰山社區長者服務中心“幸福食堂”、艷湖社區幸福食堂、藍山郡社區幸福食堂、五堰北街社區居家養老中心“幸福食堂”等7家幸福食堂投入使用;上海城小區助餐點、藍山郡社區助餐點、王灣社區助餐點、艷湖社區助餐點、六二社區助餐點等5家助餐點正式投入使用,其余的正在建設之中。2023年,我市將完成20個幸福食堂(助餐點)的建設。
“幸福食堂”建在家門口,省心又省事,既是便民服務工程,也豐富了餐飲業的結構,開辟出新的市場。“幸福食堂”的運營,不僅解決了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也能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營養需求,更為老人搭建鄰里互助、增進感情的平臺。
“幸福食堂”讓居家養老“有滋有味”,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實現了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必將成為暖胃又暖心的好事。
如何保障用餐安全和質量?如何讓“幸福食堂”長久運營下去?如何更多更好惠及高齡、獨居、失能等真正“用餐難”老年人群體?這需要政策支持、愛心幫扶、管理監督等方面繼續發力,擴大覆蓋面,提升服務質量,讓更多老年人吃上可口飯菜,吃出幸福味道。
從“吃飯難”到“吃好飯”,“幸福食堂”提升了為老服務溫度,也傳遞了民生溫度。期待“幸福食堂”越辦越好,讓老人們不離鄉鄰、不離鄉情就能在家門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享受到家門口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