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通訊員 王昌鑫 特約記者 羅丹 報道:“我殘疾證到期了,無法自行到殘聯窗口辦理更換業務。”“別擔心,我和您住一個小區,可以幫助您跑腿辦理業務。”3月15日,接到小區居民反映的難題后,竹山縣融媒體中心黨員志愿者方應成第一時間響應并承諾解決。
開年以來,十堰市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就近下沉居住地社區(小區),開展以“亮身份,帶頭決策共謀;亮承諾,引領發展共建;亮行動,帶領建設共管;亮擔當,示范效果共評;亮業績,推進成果共享”為主要內容的“五亮五共”活動,主動提能力、轉作風,助力小區治理補短板、激活力,帶動居民群眾共同建設美好幸福家園。
加強上下聯動“一呼百應”。將“五亮五共星”納入2023年“雙十星”爭創內容,引領黨員干部履諾踐諾。全市153個社區以小區樓棟為單位,公示下沉黨員干部基本情況和承諾事項,在小區主要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區懸掛1554塊“黨員公示牌”。細化工作流程,建立“受理登記、交辦督辦、答復反饋、回訪問效”運行機制,在群眾身邊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員服務群眾“紅色矩陣”。開年以來,全市下沉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社區(小區)治理,共領辦承諾事項7.8萬件。
持續優化服務“一包到底”。將“五亮五共”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全力打造“平時有人管、應急有人幫;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常態。將“五亮五共”與“足印社區、戶戶走到”活動相結合,組織黨員干部到居住地社區開展見面認人活動,結合社區基層治理工作和各小區實際情況,將“戶戶走到”摸排出來的問題認真梳理,形成可量化、可操作、能實現、可考評的實事賬單。將“五亮五共”與“認崗認事認親”活動相結合,所有下沉黨員干部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特長,按照“每名下沉黨員干部至少結親1戶、認領1個服務崗位、辦好1件實事”原則,主動認親結對獨居老人、殘疾和生活困難居民、慢性病患者等重點戶,主動認領民生實事和群眾“微心愿”,把“急難愁盼”問題第一時間化解在“家門口”。
樹立實干導向“一以貫之”。把“五亮五共”作為加強黨員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的有效舉措,印發《關于扎實開展“五亮五共”活動著力加強黨員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的通知》,將“五亮五共”納入全市機關年度績效考核指標,與機關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構建“年初晾曬清單、年中督辦進度、年末綜合考核”的民生實事項目閉環監督機制。同時,將“五亮五共”活動開展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和黨建季度(年度)考評內容,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持在基層一線精準考察、錘煉檢驗、激勵培養干部,組織部門將“五亮五共”表現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激勵黨員為社區(小區)建設建言獻策、出工出力,示范帶動居民群眾共建幸福家園、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