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通訊員 陳濤 劉雙 杜曉波
近年來,房縣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完善城市管理的重要抓手,從細節處著手,在關鍵點發力,持續提升文明創建成色和水平。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之花已在房陵大地各處悄然盛開。
凝聚合力推進文明創建
自去年5月18日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房縣加強網格化、常態化管理,落實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責任人制度,印發《房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計劃》《關于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推進落實網格化管理的通知》,建機制、聚合力,以起步即沖刺、開賽即決賽的決心,推進文明創建工作。
房縣結合實際,開展“清潔房縣”“喜迎二十大文明創建演講比賽”“三輪車非法改裝營運綜合整治”“空中飛線治理”“野廣告專項整治”等系列主題活動,以務實擔當的作風推動文明創建各項工作落地落細。
為確保文明創建工作不打折扣,文明創建力度持續不減,房縣健全考核機制,細化網格片區督查考評、專項暗訪、評比打分,對標對表,查漏補缺。針對薄弱環節及突出問題,精準施策,舉一反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問題整改。該縣先后兩次對重視程度不夠、工作進展靠后的31個單位“一把手”進行約談提醒。
環境整治提升城市品質
“以前來買菜,車停得橫七豎八,路面有污水和爛菜葉。通過文明創建,市場環境大變樣,買菜也舒心了。”經常在房縣神農路集貿市場買菜的杜先生說。
神農路集貿市場人流量較多。文明創建工作啟動后,房縣組織公安、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對該市場及其周邊進行集中整治,解決了占道經營、車輛亂停放、環境臟亂差等問題,贏得居民好評。
一直以來,房縣把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家園作為文明創建工作的基礎工程來抓,城市功能日趨完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道路變寬了、環境變美了、人氣變旺了……在百姓的心中,房縣正在經歷一場美麗的“蝶變”。
漫步在縣城吉甫路,櫻花爛漫,芳草茵茵,呈現一幅美麗畫卷。近年來,房縣新增口袋公園26個,改造公園3個,修復破損路面11280平方米,新增和補植綠化面積21萬平方米,縣城人均綠化面積達12.2平方米,提升了市容整體形象和群眾的生活質量。
倡導文明處處彰顯形象
3月16日早上8點,在縣城西河橋路口,幾名志愿者手持小紅旗和執勤的交警一起進行文明勸導,為居民出行“保駕護航”。來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志愿者陸銀鳳介紹:“這個十字路口人流量多,交通情況較為復雜,通過我們的引導和勸導,交通更加有序、道路更加暢通了。”
在縣城,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一支支志愿者隊伍活躍在大街小巷,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他們自覺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行走在房縣鄉村,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已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該縣大力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和“最美交警”“最美環衛工人”“最美教師”“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先進評選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文明行動從細節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如今,在房縣這片熱土上,個體的“微文明”匯聚為城市的大文明,文明新風浸潤心田,崇德向善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