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文、圖/記者 曾雨 楊天嬌 通訊員 鐘澤宇 報道:男嬰皓皓(化名)一出生,就像螃蟹一樣不停吐泡泡,醫生高度懷疑消化道畸形,完善檢查后,發現竟是食管閉鎖,合并食管氣管瘺。皓皓病情嚴重,危在旦夕,太和醫院小兒外科及時手術,在胸腔鏡下為皓皓成功“解鎖”。
2月15日,皓皓在太和醫院剖宮產降生。當天下午,在喂水過程中,皓皓出現明顯嗆咳,甚至窒息情況。產科醫護人員迅速清理呼吸道異物,并將皓皓轉入NICU病房。在復蘇治療過程中,醫生發現皓皓像螃蟹一樣不停吐泡泡,高度懷疑消化道畸形。
經小兒外科會診,在完善相關造影檢查后,皓皓確診為食管閉鎖,且合并有食管氣管瘺,病情危重。
小兒外科負責人倪志福介紹,先天性食管閉鎖是一種嚴重先天畸形,新生兒中發生率為2.44/10000,常伴發其他系統畸形。皓皓屬于先天性食管閉鎖伴食管氣管瘺,即Ⅲb型。其食管上半段是“死胡同”,完全鎖死;下半段則與氣管相通,呼吸時空氣進入消化道,造成腹脹,擠壓胸腔,影響呼吸,同時胃液不斷返流入肺,引發嚴重的肺部化學性損傷,容易并發感染,導致呼吸衰竭。像皓皓這種情況,若不及時處理,多數患兒會很快夭折,而根治的方式只有盡早手術。
食管閉鎖往往選擇開胸治療,手術速度相對稍快,但對患兒的創傷大,術后患兒傷口不美觀,且易發生胸廓畸形。針對皓皓的病情,經多科會診后,患兒家屬同意,決定在胸腔鏡下實施微創手術。
倪志福介紹,胸腔鏡下微創手術對患兒的創傷小,但新生兒耐受性差,手術挑戰性高。手術時,患兒出生不到一周,胸腔空間狹小,組織脆嫰,操作稍有不慎極易造成副損傷,要求手術醫生腔鏡技術精湛,操作精細。
2月22日,在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和應急預案后,倪志福帶領小兒外科團隊,在麻醉科主任醫師羅向紅及NICU主治醫師姚遠的配合下,為患兒皓皓實施胸腔鏡下食管閉鎖修復術及食管氣管瘺修補術。歷時2個多小時,為皓皓成功“解鎖”,且術中無任何出血。
手術對麻醉師也提出挑戰。“患兒出生僅2.4公斤,術中需要嚴密監測患兒呼吸、循環等指標,氣管插管、麻醉用藥需格外精細,否則,后果是災難性的。”麻醉科主任醫師羅向紅說,手術開始10分鐘,患兒一度出現呼吸循環不穩的情況,但經及時處置得到糾正。
術后,皓皓轉至NICU進一步治療。經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皓皓闖過了呼吸循環、感染、營養、吻合口修復等關卡。后轉入小兒外科普通病房,目前,皓皓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于3月21日出院,術后密切隨訪觀察。
倪志福提醒家長注意,在產前,僅有少部分食管閉鎖可以通過超聲和磁共振手段發現。寶寶出生后,少量的吐奶是正?,F象,但如果總是大口吐奶,不能進食,甚至吐的奶從鼻子往外冒,嘴巴還吐沫,就可能患有先天性食管閉鎖,建議及時送醫診斷治療。
據了解,太和醫院小兒外科開設有新生兒外科亞???,主要對新生兒結構畸形展開治療,如食管閉鎖、食管氣管瘺、肛門閉鎖、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臍膨出、腹裂、先天性膈疝、畸胎瘤、淋巴管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