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 通訊員李莉報道: “栽的時候一定要讓根放進土里,葉子放外面”“你拔錯啦,你把菠菜都拔了”……陽光明媚的午后,房縣城關鎮第二幼兒園的后院種植區一片繁忙景象,這是該園開展“種植實踐”勞動教育活動中的一個縮影。
為讓孩子認識各種常見蔬菜、農作物,感受自然,連日來,房縣城關鎮第二幼兒園充分利用勞動實踐基地的教育功能、發揮家長的助教作用,開展了實地感知、計劃研討、家長助力、活動回顧一系列“種植實踐”活動。
栽種菜苗。
實地實踐。各班自行安排時間,帶幼兒到種植基地進行觀察:栽種下的農作物在高度、顏色、形態、數量上都發生了什么變化,并進行現場交流;隨后老師向孩子們介紹了春天的幾個節氣,以及節氣的特征和農作物的關系。向孩子布置對本班種植區進行改造的計劃:要求孩子回家咨詢家長、到附近的農田、菜園進行觀察,并把自己的改造計劃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表達出來。
計劃研討。該園進行了三個層面的研討活動,一是班級幼兒、老師之間的商議:孩子們展示、闡述自己的改造計劃,由全班幼兒進行投票進入備選方案,班級老師再對入圍方案作進一步的商討確定;二是年級組教師之間的研討交流,從而增強計劃實施的可行性和科學性;三是全園教師的展示分享,每個年級組選派一名教師代表,對本年級組的改造計劃進行共享,經驗互通。
家長助力。為了改造計劃的順利實施,各班通過幼兒自薦和教師推選的方式確定了一至兩名“家長助教”,在除草、澆水、間苗、松土、灌溉等方面以室內講解和戶外示范的方式給孩子們進行了普及,有理論基礎作為支撐,孩子們在種植現場的操作也是有模有樣。
活動回顧。經過持續的“改造”,各班的“責任田”煥然一新,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將“種植區”的改造故事記錄下來,在老師的幫助下形成了一面面主題墻。“孩子們真快樂”,“勞動真好!”一些家長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