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十堰收藏 | 古代男士為啥熱衷戴扳指?

    時間:2023-03-23 08:57    來源:十堰晚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謝先生收集的扳指。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羅毅 代琳源 實習生 楊晉 報道:說起首飾,人們自然就會想起女士佩戴的珠釵環佩等裝飾品。其實,在我國古代,男士也有專屬的首飾,那就是扳指。很多人不知道男士佩戴扳指起源于何時,也不知他們為啥佩戴扳指,記者為你一一揭秘。

    扳指最早用于射箭

    在一些古裝戲中,人們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皇帝或者王爺穿著華麗的服飾,坐在椅子上一邊品茶,一邊把玩著大拇指上的一個“玉環”。大臣們見到這枚“玉環”,都會肅然起敬。

    “這個戴在大拇指上的東西叫做扳指,是古代男人的專屬首飾。”十堰收藏愛好者謝先生介紹,在我國古代,不僅僅是女士佩戴首飾,男士也佩戴首飾。女士佩戴的首飾種類繁多,但是扳指只有男士才會佩戴,而且只能戴在大拇指上。

    如今,扳指已不多見,成為一種收藏品。近日,謝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的一些精致的扳指。

    這些扳指擺滿了一張小桌子。從樣式上看,大多為圓桶形造型,最大的扳指高7厘米,最小的扳指只有3厘米高。從材質上看,有和田玉、翡翠、象牙、沉香等材質。有的扳指上刻有花紋,還有的刻有圖案,惟妙惟肖,十分生動。

    “扳指在古代很流行,但是現在幾乎看不到了。”謝先生介紹,在春秋戰國時期,扳指就慢慢開始流行起來,那時候,扳指的名字叫做“韘(shè)”?!墩f文·韋部》記載:“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由此可見,扳指最開始的功能是作為射箭的工具。到了西漢,韘逐漸失去了實用價值,成為一種裝飾品。直到清朝,扳指再次迎來它的輝煌。

    “清朝以軍事力量奪取天下,射箭作為冷兵器時代重要的個人軍事技能受到極大重視。因此清朝八旗子弟對扳指十分重視,幾乎人手一枚,成為滿族尚武精神的一種符號和身份地位的象征,而這時也被稱為‘武扳指’。”謝先生介紹,到了乾隆年間,大量貴族子弟不再習武,扳指也從軍事器械漸漸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飾品,變成“文扳指”。

    另外,在扳指成為清代“網紅”的過程中,乾隆皇帝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乾隆皇帝對扳指的喜愛眾所周知,單為玉扳指就寫下了近50首詩作,還經常用“殊珍”這樣的詞匯來形容玉扳指材質的美妙。

    翡翠扳指是身份的象征。

    玉扳指特別受歡迎

    記者看到,謝先生收集的這些扳指,造型大多一樣,上下一般粗細,為圓桶樣式。“幾千年來,扳指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為主要的有坡形和圓桶形。坡形扳指出現較早,最早還有弦槽。在我國,傳統的漢族扳指為坡形,從側面看是一個梯形,即一邊高一邊低。滿族則主要使用圓柱體的桶形扳指。”謝先生介紹。

    在謝先生收集的這些扳指中,記者看到一枚和田玉制成的扳指,造型唯美、線條流暢、色澤溫潤,可謂精美絕倫。

    “玉扳指特別受歡迎,也是身份的象征。”謝先生介紹,玉扳指主要有素身玉扳指和雕刻玉扳指兩種款式。素身玉扳指通體不雕刻花紋,大氣美觀,是最為經典的樣式;雕刻玉扳指的紋飾非常講究,有瑞獸、花草、山水、人物、詩詞等。

    另外,一枚墨黑色的扳指也比較特殊。拿在手上,這枚扳指明顯比其他個頭差不多大小的扳指重一些。謝先生介紹,這是一枚用沉香打造的扳指,湊近還能聞到一股異香。“沉香能醒腦怡神,所以古人戴這樣的扳指,有養生的功效。”謝先生介紹。

    在謝先生收集的這些扳指中,一只黃白相間的扳指也頗為醒目。謝先生介紹,這件藏品取材于象牙。扳指奶白色,中間鑲了細銀圓環,圓環上刻有花草紋。此外,還有一枚血玉扳指,別有一番風味。底側血紅,如同白紙沁血。頂側紅色稀薄,如天邊晚霞。

    扳指是身份的象征

    記者看到,謝先生收集的這些扳指,有的充分利用玉石材料,十分注重發揮玉器本身的美;有的采用陰刻、鏤空、圓雕、打磨、浮雕等工藝,隨匠人構思而配以圖案。但大體而言,這些扳指注重環形圓潤感的雕刻,整體打磨光滑圓潤。

    謝先生介紹,清朝以前,扳指多以象牙骨頭制作而成。從乾隆年間開始,扳指實用性漸失,正式成為裝飾用品,所以對做工及材質極為講究。扳指的質地也由原來的鹿角發展為犀牛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等名貴原料。在古代,扳指是身份的象征。因此,一些名貴材料制作的扳指,非王公貴族莫屬,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為最多。

    此外,作為男士的專屬首飾,扳指也蘊含著為人處世之道。乾隆皇帝之所以那么喜愛扳指,是因為他認為扳指既象征了家法,又凝結著儒家正統中培養君子的“射”禮。尤其是玉扳指,因為玉既有璆琳之美質,又有“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刻寓意。故以美玉制扳指,便濃縮了滿漢文明,融合了文武之道,既能玩賞于手,又能警戒于心。

    “雖然現在扳指不多見了,但扳指作為一個時代的見證,具有很好的收藏價值,而且可以觀賞把玩。”謝先生說,這正是他珍愛扳指的原因。

    ( 責任編輯:封榮娟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