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李平 通訊員 楊心怡 易淑潤 報道:“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教育部門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市教育局將堅持破立并舉,以有力有效舉措,切實加強能力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學思練內功、謀干提能力、嚴管強作風、評用激活力等四大行動,以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落實,推動教育工作‘創一流、爭第一、干唯一’,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成勢見效貢獻教育力量。”近日,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寇偉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提高政治能力,堅決落實育人之要。把牢根本,堅持從政治上看教育,把提升政治執行能力擺在首要位置,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黨政領導為師生上思政課、領導干部聯系學校制度及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加強1816所中小學(幼兒園)黨建工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一校一案”打造德育品牌,引導全市57萬多名中小學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舉辦領導干部、校長講壇活動26次,組織全市5萬多名干部職工參加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
練就過硬本領,堅決推進改革發展。抓牢重點,堅持從規律上辦教育,將提升攻堅克難抓落實、改革創新促發展的能力作為核心任務,鼓勵“干和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構建教育治理新模式,服務“一主四優多支撐”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落地,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課程改革。加快推進縣域教聯體建設和縣中提升計劃,建好6個省級教聯體試點,參與學區化、集團化改革的學校占比達83.48%,全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抓好教育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服務,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大力促進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大力實施“雙高計劃”(原一本“高原”計劃和清北“高峰”計劃),發揮高中學科教研中心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中職學校“雙優”建設。
鍛造優良作風,堅決服務教育民生。突出關鍵,堅持從民生上抓教育,將提高服務群眾能力貫穿始終,堅持“嚴和管”,優化教育系統政風行風,聚焦短板弱項,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人民滿意教育。持續改善辦學條件,跟蹤督辦全市18個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進度,努力擴充公辦學前教育學位5560個、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學位20400個、中職學位1500個,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5%以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實施“雙減”攻堅落實工程,不斷完善“助、免、補、獎、貸”五位一體的資助政策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統籌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留守兒童關愛、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就學等工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著力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水平,鞏固“四個100%”建設成果,為教職工訂制安全防范宣傳彩鈴,落實好《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措施(二十條)》,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