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記者 呂鑫 特約記者 馬婷婷 通訊員 惠思 報道:血液循環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血管破了要幫其愈合,堵了要想辦法疏通。但是,當重要血管出現閉塞且無法疏通時要怎么辦呢?近日,我市60歲的胡大媽就被診斷為大腦血管閉塞,且無法以常規方式疏通。十堰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團隊另辟蹊“徑”,在原血路不通的情況下,以腦血管搭橋術為缺血部位重建血運,解決了胡大媽的腦供血問題。腦血管搭橋術的成功開展,也標志著十堰市人民醫院在顱腦罕見疾病手術治療技術方面跨上了新臺階。
據悉,胡大媽一向身體健康,但近半年來時常出現間斷性的頭昏,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左上肢無力,休息后癥狀也沒有改善。家人把她送到十堰市人民醫院治療,醫生完善相關檢查后,診斷胡大媽為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建議住院治療。
入院后,神經外科腦血管病團隊為胡大媽行腦血管造影檢查進一步明確閉塞部位,并評估顱內血管的代償情況。造影提示胡大媽右側大腦中動脈閉塞,右邊大腦血供差,側枝循環不理想。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病情會越來越重。由于胡大媽右側大腦中動脈M1段基本閉塞,無法行介入支架植入開通血管。
綜合評估胡大媽情況后,市人醫專家團隊決定行顱內外動脈搭橋手術治療。神經外科醫療團隊、麻醉科、放射科等多個學科專家會診討論后,最終確定了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的治療方式,并為胡大媽量身制訂了手術方案。
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羅俊杰介紹:搭橋手術又稱動脈旁路移植術,當腦動脈血管出現狹窄,相應的供血部位就會出現缺血,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癥狀。這時可以在狹窄的動脈遠端架起一個血管橋,繞過狹窄段,解決腦供血問題。該術式即為搭橋手術,也稱為血管吻合手術。由于腦部血管一般比較細,腦血管肌層纖薄容易損傷,且腦組織像豆腐腦一樣柔軟,手術當中無法來回翻轉和大幅度牽拉。所以腦血管搭橋手術是神經外科中一項比較高難度、高精準的手術,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吻合血管破裂出血,或者閉塞的情況,會導致病人腦疝甚至死亡等嚴重的并發癥。需要以精湛的顯微外科技術、高超的血管吻合技術和配套的高精尖設備做支撐。
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市人民醫院專家團隊擇期為胡大媽實施了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的緊密配合下,專家團隊首先從患者頭皮上分離出直徑僅有0.6毫米的顳淺動脈,然后打開顱骨,在腦表面找到中動脈上直徑僅1毫米的受體血管,顯微鏡下精細操作,用一根根肉眼無法分辨的縫線準確地穿過血管壁,將兩者成功縫合。當顳淺動脈與腦動脈吻合完畢,來自顱外的新鮮血液順暢地注入缺血區域的腦血管,血管搏動良好,熒光造影顯示血流通暢,代表搭橋成功,右側顳淺動脈與大腦中動脈直接搭橋術順利完成!
術后,胡大媽缺血性腦功能障礙得以改善,說話順溜,意識清醒,運動自如,快樂的笑容又重現在她的臉上。
羅俊杰告訴記者,血管搭橋手術就好比引水灌溉田地,血管閉塞導致原腦血管供血區如同干旱的田地,需要渠道來引水澆灌,搭橋就相當于修建新的渠道來解決干旱問題。他表示,目前普通顯微外科對腦血管閉塞疾病無能為力,內科保守治療僅能暫時改善臨床癥狀,遠期療效差,只有腦血管搭橋技術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腦缺血,預防或大大減少腦缺血的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