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記者 張貞林 特約記者 蔣輝 報道:在2022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獎評比中,國藥東風總醫院“天然藥物活性成分抗腫瘤作用研究及結構改造的創新與應用”項目,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該項目由該院朱軍主任藥師和其團隊成員依托國藥東風總醫院醫學實驗中心、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武當特色中藥研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醫藥學院藥物分析與篩選研究所、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中藥研發中心和朗天藥業(湖北)有限公司等長期開展研究,課題項目組歷時10余年,對30余種常用武當中草藥的活性成分等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武當山及秦巴山區素有“天然藥庫”、“生物基因庫”之稱,圍繞著武當山及秦巴山區的天然藥物資源,構建了具有中草藥特色的天然化合物樣品庫,發現了多個源于中草藥的新藥先導化合物和候選化合物,高效篩選抗腫瘤新藥先導化合物和候選化合物,為企業研發抗腫瘤天然藥物,提供依據,為臨床新藥開發應用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圍繞武當山及秦巴山區特有活性生物堿,針對結構優化的技術瓶頸開展系統研究,構建了“活性天然產物——靶標確證——結構優化——候選藥物發現”這一適合于武當及秦巴山區特有活性生物堿結構優化的技術體系;利用前藥原理,創新型地合成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并進行結構改造和優化,建立或提升了中草藥系列質量標準,推進名優中成藥和經典名方的二次開發,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該項目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項目、湖北省衛健委面上項目、湖北省衛生廳青年科技人才項目等31項項目支持,共發表論文65篇,其中SCI收錄56篇。項目組先后獲得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科技成果證書4項。
據了解,該項目為天然藥物活性成分抗腫瘤作用研究及結構改造的創新與應用提供了新的范式,也為人類在天然植物中尋找和發現創新的天然藥物、開展中藥及天然藥物來源的創新藥物研究,提供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重要新藥研發途徑;同時為武當山及秦巴山區天然植物資源的藥物開發利用、促進地區農村發展、發展山區特色經濟、振興中醫藥產業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