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 通訊員黨升君 趙文杰報道:3月中旬以來,鄖陽區葉大鄉皮鼓、閔家、龍潭等村黨員干部群眾自發行動,搶墑情把10萬余株石楠、桂花樹苗子栽植在白新路沿線,打造四季常青的綠化長廊。這是該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家園共同締造的一個縮影。
春雨貴如油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3月15、16日,一場酣暢淋漓的及時雨滋潤了久旱干渴的土地。春雨貴如油!門樓村30多名群眾在干部指導下,搶抓足墑雨,完成4畝葛根苗圃下種、蓋土、插拱、覆膜,并且安裝自動噴灌設施,以應對干旱。此苗圃基地的建成,為該村30余戶提供充足的葛根苗。農業諺道:一年之計在于春。麻池、毛河等13個村干部群眾憋足干勁,放下其他活兒全力以赴投入到葛根苗基地、五味子基地、農作物春播、蔬菜育苗和牧草種植。近兩天,鄉水利水保站組織群眾對葉灘村郭家灣、毛河村西山、閔家村陳家灣等14處安全飲水工程引水輸入蓄水塔中以備生產生活使用。
圖為門樓村村民搶墑情培育葛根苗圃基地
生活甜如蜜
該鄉保持發展定力,咬定綠色、低碳產業不放松,以“綠色”為抓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守住手中的“飯碗”,落實糧食生產任務到村到地,摸排整治撂荒田,加快兌現種糧扶持政策,確保完成糧食豐產豐收目標;圍繞“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目標,鞏固擴大具有葉大特色且適合葉大發展的葛根種植規模,圍繞葛根對外精準招商,把葉大建設成為“中藥材之鄉”;繼續推進龍潭村、皮鼓村高標準椴木香菇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葉大食用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以“融合”為抓手,深化農旅康養多元發展,堅持“康養+”理念,促進農旅、康養相結合,依托葉大豐富山水自然資源和葛根、食用菌特色產業,打造近郊鄉村旅游專線,構建“以農促旅、以旅興農”“青山綠水、康養福地”的發展新格局;進一步補足道路基礎設施短板,擴大民宿集群發展規模,創建富有葉大山水特色和鄉村特點的民宿群落。三是以“服務”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重大項目專班跟蹤服務,加快推進葉灘堵河大橋和葉西路(葉大段)建設;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全員招商的濃厚氛圍,積極挖掘引進行業領先企業,努力做到引進一批、帶動一批;進一步培育引進壯大高質量市場主體,確保完成2023年主要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目標。
圖為毛河村干部查看鐵鎖溝茶園基地管理情況
村莊美如畫
連日來,新潮村組織勞力修復灌溉渠,將位于集鎮核心區的50畝旱田改成觀光藕田,引進5500公斤“鄂蓮一號”藕種在3月17日栽入田中,再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田園風光的美麗畫卷。該鄉聚焦環境質量,堅持不懈優化人居環境,持續做好生態保護。持之以恒地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河湖長、林長、路長“三長”聯動機制,堅持水、土、田、林、綠、氣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抓好堵河鱖魚自然保護區退捕禁捕、“四清”等專項整治,持續鞏固葉大省級生態鄉鎮創建成果。著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運用村規民約和積分制形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達到共商、共識、共建、共參、共享、共同締造目的,堅持常態化開展每周五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共同參與“村莊環境清潔日”行動,整村推進“廁所革命”,加強垃圾綜合治理和農污項目運維監管,推進區級共同締造示范村虎眼村建設。積極轉變鄉風文明,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引領帶動作用,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和防火防汛防溺水、反詐、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各類志愿活動,讓紅色教育和良好鄉風吹進村組院落,鞏固葉大文明鄉鎮創建基礎。
圖為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的葉灘集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