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十堰學堂梁子遺址領銜

    時間:2023-03-28 12:22    來源:秦楚網  字體:  打印  播報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記者 冰客 通訊員 馬超 報道:3月2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正式揭曉“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等十個項目入選。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推介活動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在全國范圍內推介并宣傳當年重大考古發現的一項重要活動。3月27日至28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召開。經過項目匯報會、綜合評議,最終評委投票選出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十大考古新發現按時代早晚排序分別是: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山東臨淄趙家徐姚遺址、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河南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陜西旬邑西頭遺址、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河南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

    圖片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鄖縣人”3號頭骨提取現場。資料圖片

    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位于鄖陽區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是一處集古人類化石、古動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體的舊石器時代大型遺址,保存了100多萬年來不同時期的地層堆積,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990年,該遺址曾因發現兩具約100萬前的直立人頭骨化石而聞名世界。繼1989、1990年發現“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后,2022年5月18日,在距“鄖縣人”1號頭骨發現地不遠處,“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面世。其年代距今約100萬年,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成為研究人類在東亞出現和發展的重要證據,也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歷經半年精細化發掘,同年12月3日,“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在學堂梁子遺址被順利提取出土,隨后進入修復和研究環節。2022年在此遺址新考古發掘出土“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曾入選2022年度國際十大考古新聞榜首、2022文博行業十大熱點事件、2022年度湖北文物十件大事,并再次登上了英國《自然》雜志。

    鄖縣人3號頭骨出土照。本網資料圖片

    此外,2月22日,學堂梁子(鄖縣人)舊石器時代遺址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評審的“2022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湖北省僅此一項。2月25日,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入選“2022年度湖北考古新發現”。2月27日,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入圍“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3月28日上午,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成功入選“2022年度全國考古新發現”。

    據介紹,終評會評委通過抽簽方式從評審委員會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產生,21位評委分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等單位。本屆推介活動共收到32個參評考古項目,經過初評、終評等環節選出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責任編輯:沈進虎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