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湖工職院:宿管阿姨能叫出千余學生名字

    離崗當天,學生們集體唱歌為她送別

    時間:2023-03-29 10:41    來源:十堰晚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3月9日,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57歲的宿管員柯紅英正式離崗。師生們為柯紅英送上鮮花,學生們集體唱起《這世界那么多人》這首歌為她送別。

    收到孩子們送的鮮花,柯紅英激動不已。

    ■文、圖/記者徐國文 特約記者曾剛 通訊員陳明超

    “他們就像我的孩子,受苦了我心痛”

    1986年,柯紅英進入十堰大學(現為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02年開始從事學生宿舍管理工作。要管理千余名學生的日常生活,她感到是一項不小的挑戰。“現在的孩子個性強、有主見,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特點,不好管理。”如何為學生做好服務工作,成為柯紅英日夜思考的事情。

    跟學生接觸了一段時間,柯紅英發現,作為一名高校后勤服務人員,光有熱情和激情是滿足不了大學生對后勤服務需求的。她首先把目標定位在轉變服務理念上,把“始于學生需求,終于學生滿意”作為工作準則。工作之余,柯紅英抓緊時間閱讀了大量管理、心理、溝通等方面的書籍,還通過互聯網、報刊等渠道學習其他單位的好做法、好經驗。她送女兒上大學時,也抓緊學習其他高校的長處,在實際工作中巧加運用,取得不錯的成效。

    學生生病是難免的事,柯紅英為生病的學生煎藥、送藥早已成為習慣。去年,一名學生腿部受傷骨折、行動不便,柯紅英每天到宿舍看她,督促她按時吃藥,幫她提水、倒尿,扶她下樓;一名學生做手術,出院后上下床不方便,她跟其他學生協商,幫這名學生把床位從上鋪調到下鋪;學生衣服開線、拉鏈壞了、扣子掉了,她主動幫學生縫補;每年大三的畢業生會丟棄或捐贈一些衣服、被褥等物品,她清洗消毒、整理歸類后,送給那些經濟條件較差或者需要幫助的學生。

    “她把我們當成她的孩子,我們也愿意和她說心里話。”學生小張說,許多新來的同學對環境不適應、同學間鬧別扭,無論哪方面的問題,總愿意和柯紅英講,柯紅英都能圓滿地解決。

    20年來,諸如此類的暖心事不勝枚舉。只要學生有需求,在不違反紀律的前提下,只要是柯紅英能做的,盡可能去幫助學生。她常說的一句話是:“他們就像我的孩子,受苦了我心痛。”2018年,柯紅英退休了,可學生們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孩子們。最終,學校將柯紅英返聘回來,繼續為學生服務。

    “宿舍樓里1000多名學生,我都能叫出名字”

    從事宿管工作20年來,柯紅英練就一項特殊的本領,一棟宿舍樓內1000多名學生,她幾乎能準確地辨認每個人的相貌,并叫出他們的名字、宿舍號、專業和輔導員的姓名及電話。記者了解到,這背后還有一段故事。

    2005年的一天,學生小黨正在宿舍學習,突然一名女孩到宿舍找水喝,小黨想到可能是其他班的同學,趕忙到隔壁宿舍找杯子,回到宿舍后卻發現,那名女孩不見了。當時小黨也沒有在意,到了晚上吃飯拿錢包時,才發現錢包不見了,懷疑自己中了“調虎離山計”。次日,有學生在室外發現小黨的錢包,但里面的幾百元錢不見了。

    “是外面的人進來偷走錢包,當時宿舍的安保設施沒有現在這么先進。”了解到這件事后,柯紅英十分懊惱,暗暗下決心以后要準確辨認樓內的每一個學生,不讓外面的人隨便進宿舍。她把學生姓名、專業、班級、職務、電話等信息制成表格,對著登記照反復記憶,并經常找學生聊天,聊著聊著就熟悉了。

    平時,柯紅英每天至少要巡查宿舍兩次,有時發現宿舍內沒人,門也沒鎖,手機、錢包等物品隨意放在桌子上、床頭邊,她及時提醒學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保管好個人貴重物品,養成進出隨手關門的好習慣。

    長期以來,哪個學生叫什么名字、什么專業、宿舍號是多少、睡哪個床位,柯紅英都了如指掌。至于一些裝扮成學生模樣試圖混進宿舍的人,更是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都會被她毫不客氣地拒之門外。

    “學生有缺點,我可以嚴厲批評,但不會發脾氣”

    任何人都會有不良情緒,柯紅英也不例外,但是她從不對學生發脾氣。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學生在,她總是微笑面對。

    柯紅英管理的馨園一號宿舍樓共有學生1000余人,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為確保用電安全,必須杜絕學生在宿舍使用各類大功率電器。為此,她不定期開展“突擊檢查”。一些學生不理解,認為電器是自己花錢買的,電費也是自己出,為什么不能用?

    “孩子還小,要加強正面引導。”面對學生們的不理解,柯紅英并沒有生氣,而是在大廳的黑板上寫下《致全體同學的一封信》,重申《宿舍管理制度》里的相關內容,并請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學生主動把電器送往宿管老師辦公室,統一管理,畢業時歸還??录t英又在宿舍開展講座,通過案例分析違規用電對學生安全的潛在危害,通過多次宣講和“突擊檢查”,宿舍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情況明顯減少。

    在許多人眼里,柯紅英始終是微笑對人,發現問題總是宣傳引導,殊不知,她也有嚴厲的一面。在電器檢查過程中,有一名學生多次被查到使用大功率電器。開始,柯紅英總是宣傳引導,當第三次發現這名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后,她嚴厲地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并將情況反饋至所在二級學院,在校園網上通報批評,并與該學生評優評先等掛鉤。在她剛柔并濟的管理下,這名學生以后再也沒有出現類似問題。

    “我感覺能管理好一個班級的學生就很不容易,柯媽媽管理這么多學生,我從來沒見過她發脾氣,沒有聽她抱怨過,真的特別佩服。”學生小蔣說。

    “為了讓學生改正缺點,作為老師、長輩,我可以嚴厲批評,但是對學生發脾氣,這不是一名老師該有的職業操守。”柯紅英說。

    柯紅英將學生姓名、班級等信息制成表格,方便記憶。

    ( 責任編輯:李炎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