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共商發展大計 共譜合作新篇——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發言摘登

    時間:2023-03-30 08:16    來源:十堰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3月28日至2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經信廳、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在十堰舉辦。論壇以“應變·求變·謀變——共創商用車發展新局面”為主題,以商用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與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共議發展大勢、共商發展大計、共謀發展思路、共創發展新局。

    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院士鐘志華:

    “七新聯動”為商用車發展搭建新平臺

    商用車的發展面臨安全、節能、降本和舒適性等問題。而在智能化方面,標準規范、政策法規、技術路徑、商業化路徑、基礎設施等問題亟待突破。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裝備、新能源、新功能、新模式“七新聯動”正在為未來商用車發展搭建起新平臺。

    發展智能汽車不僅可以解決社會面臨的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等問題,從產業層面看,智能化已成為新時代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消費者真正的核心訴求始終是安全、方便、快捷和舒適,引導式智能駕駛技術作為商用車智能化的積極嘗試,是要確保安全性、提升經濟性、改善環保性、增強舒適性,在技術和法規的框架之下,最大限度降低駕駛員用在駕駛上的消耗和損耗。

    從研發角度講,前沿技術要主動去探索,找出一個技術路徑來匹配新的商用車使用場景。在礦山、碼頭等場景,商用車智能化發展有望實現產業化,同時引導式智能駕駛對商用車尤其是物流車來講也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記者紀楓波實習生聞書敏整理)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

    換電重卡將迎來較快發展時期

    2022年零碳貨運重卡市場滲透率僅有2%,初步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滲透率將超過10%,到2030年左右將接近50%。到2025年,純電重卡年銷量將超10萬輛,車輛續駛里程預計超300公里;到2030年,純電重卡年銷量將超35萬輛,車輛續駛里程預計超450公里。未來,純電重卡將以換電為主。

    目前,新能源重卡有純電動、燃料電池、零碳內燃機三條技術路線。加氫站基礎設施建設,是限制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在重卡市場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截至2022年6月,國內加氫站保有量超260座,主要分布在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華中、西南等地區。

    按150萬公里壽命計算,由于油電差價大于電池投資成本和充電時間成本之和,換電重卡的綜合噸公里成本低于柴油重卡。以鄂爾多斯換電重卡示范運營為例,換電重卡較柴油重卡車輛購置節省6.35萬元,干線能耗成本節省5.2萬元/年。相比于快充和超充,換電技術補電時間最短,噸公里車輛運行成本最低,因此換電重卡將迎來較快發展時期。“光-儲-充-換”一體化互補型智慧能源系統,將是電動汽車時代的“加油站”。(記者紀楓波實習生張慧聞書敏整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

    商用車產業進入高質量轉型發展關鍵期

    總體來看,我國商用車行業已經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結束,存量競爭的階段已經開啟,各大商用車企業在積極轉型和自我調整,從而迎合運輸市場對效率、效益的追求。加快轉型升級,尋求新突破,探索新機遇,謀求高質量發展,成為新階段的主題。

    隨著智能化、網聯化和綠色化快速推進,商用車與物流服務融合發展,促使產業價值鏈逐漸后移,行業企業由單純提供產品逐漸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統解決方案轉變,數據服務、網聯服務、自動駕駛服務、車隊管理、交換電服務、軟件服務等將成為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新技術的出現催生新的商業模式,構成全新的商業生態,主機廠的主導作用正在逐漸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能源技術、自動駕駛技術、車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產業鏈逐漸擴大,產品開發呈現出投入高、路線多、難度大、更新快的特點,“整車”與“零部件”協作、硬件與軟件融合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在產業鏈擴大的過程中,應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跨領域企業的合作,推動交互開發、協同采購、智慧平臺建設、智能網聯及數據共享,打造產業新生態。(記者曾雨整理)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帆:

    全面推動商用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商用車市場已從增量轉入到存量競爭時代,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呈現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新能源快速發展、產品高端化趨勢明顯,客戶價值成為技術發展主要驅動力,產業鏈協同共贏成為基本邏輯等四個特點。在發展中,車企應思考把握商用車行業的重大變革,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積極的姿態迎接變革。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持品牌向上,堅持轉型升級,堅持構建共生共融互聯互通的產業生態,進一步搶抓機遇,塑造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

    商用車行業需在技術、產業等多層面把握形勢,進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從技術端看,客戶價值是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作為生產資料用車,車輛的低使用成本和高可靠性是用戶永久不變的訴求。從產業端看,汽車產業鏈生態正由傳統的“鏈式關系”向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演變。

    東風商用車堅定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品牌向上戰略,不斷強化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讓客戶滿意的商品和服務,助力客戶商業成功,為行業發展貢獻東風力量,為中國制造貢獻東風智慧,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東風商用車植根于十堰,將與十堰市委市政府攜手,謀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共建現代新車城。(記者曾雨整理)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漢杰:

    行業企業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目前,雖然商用車行業區域化發展趨勢明顯、產品技術競爭日益激烈,但是也面臨著經濟企穩向好、市場需求復蘇等發展機遇??焖賾獙μ魬?,搶抓發展機遇,對行業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一汽解放汽車作為傳統商用車制造企業,正積極應變、求變、謀變,瞄準產業發展方向,堅持創新和變革雙輪驅動,加快轉型升級發展,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21年,一汽解放汽車發動“15333”新能源戰略,全面布局研發、產能、生態三大領域,提供車電分離、整車租賃(運力承接)和二手車及電池回收三大專屬服務,在綠色轉型發展中與產業生態伙伴企業一道積極謀劃新能源戰略布局,構建可持續、正循環的新能源生態系統。

    針對商用車行業面臨的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密、產品附加值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行業企業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全面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發展,增強產業綜合競爭力。所有商用車人要同向發力、協同聯動,推動實現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轉變。 (記者紀楓波實習生聞書敏整理)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比利時)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戴麟:

    推動產業轉型需加快完善充電設施

    今天的商用車運輸市場仍然以柴油車為主導,不僅歐洲如此,全球亦是如此。歐盟重型卡車運輸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整個道路運輸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5%左右,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6%左右。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歐盟就建立涉及各個行業的溫室氣體減排政策雛形。2019年,歐盟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綱領性文件《歐洲綠色協議》,旨在打造全球首個碳中性循環經濟體。在2000年至2019年20年間,雖然重型卡車運輸量大幅增加,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基本保持不變,只有0.5%的小幅增長,低碳燃料的使用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減少作出了貢獻。

    中歐商用車的發展之道異曲同工,相互借鑒。從長遠看,節能脫碳和高效運輸的雙重壓力必然推動全球商用車行業技術發展更加趨于協調一致。商用車企業需要加速提高脫碳產品的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并需要有正確的政策框架,保證和發揮碳定價機制的調節作用。推動商用車產業轉型需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為“低排放”和“零排放”加速拓展市場提供保障。(記者紀楓波實習生聞書敏整理)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

    東盟已成為商用車“走出去”重要目的地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將大力支持十堰搶抓 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帶來的機遇,謀劃開展商用車行業、武當文化等領域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地方參與國際區域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十堰人文歷史厚重、產業基礎完備、交通區位優越、發展前景廣闊。

    由于政和商通以及自由貿易區市場相互開放,東盟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包括商用車“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同時,東盟國家的外資優惠政策為相關企業的出口及本地化經營提供便利。建議企業疊加用好自由貿易協定,到東盟國家去對接商用車行業發展新商機。

    著力加強產業合作,構建優勢互補產業鏈。10多年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以來,中國地方政府與東盟國家合作呈現活躍態勢,不僅促進了地方開放發展,而且為中國——東盟睦鄰友好夯實了基礎。許寧寧認為,中國——東盟應抓住 RCEP、數字經濟等帶來的新機遇,共同著眼于長遠合作,著力于近期合作。(記者朱江整理)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袁文博:

    中國商用車應抓住變革機遇實現轉型升級

    受全球經濟波動、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商用車銷量自2018年來有所下降。不過,未來整體趨勢向好,將保持增長態勢。

    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新技術和新模式引領的趨勢變革正重塑商用車行業,中國主機廠應抓住變革機遇,實現轉型升級。中國車企與零部件企業可以新能源化為契機,發揮新能源領先優勢,加快出海步伐,進一步切入全球市場,實現全球品牌升級。汽車行業大變局下涌現多項新技術,車企需選好自身方向,進行前瞻布局。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技術涉及鏈條長,需要零部件企業和車企積極促進多方合作,形成技術聯盟,共同發展。伴隨新能源發展,需加速商業摸式創新轉型。車企與供應商應轉變“車本位”的思維模式,以提供解決方案和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

    對商用車新能源發展而言,到2030年其應用場景占比有望達到30%以上。當然,這不只是中國市場,對歐盟、北美、東盟市場同樣如此。商用車行業在新能源化發展進程中,首先要打破傳統意義上的二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主機廠、能源服務商之間的壁壘,從而加快新能源技術在商用車各個領域的滲透和發展。(記者吳忠斌整理)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副處長、商用車市場研究組組長謝國平:

    商用車市場正處在復蘇進程中

    40年來,中國商用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目前,中國商用車產量全球排名第二,相當于從第三名到第九名的總和,商用車規模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2022年,商用車行業以及整個產業鏈經歷了“寒冬”。目前,商用車市場正處在“冬去春來”的復蘇進程中。

    謝國平認為,宏觀經濟是商用車市場的主變量。隨著今年宏觀經濟復蘇向好,車多貨少的局面改善、貨運環境逐步好轉,以及包括環保類、合規類、管理優化類政策相繼落地,用戶購買商用車的意愿和積極性必將得到提升。未來中國商用車保有量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但是增速肯定會放緩。商用車市場必定會由數量型增長轉向價值型增長。因此,商用車產業必須要由數量型的增長模式轉向價值型的增長模式。構建商用車新的發展格局,要依賴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輕量化、專業化、定制化、國際化和后市場,以及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聯合行業各方力量,在困局中尋求突破,在變化中探索機遇,在創新中謀求發展,共創商用車發展新局面。 (記者紀楓波實習生張慧整理)

    (本版圖片:記者 張建波攝)

    ( 責任編輯:侯爽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