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曾雨
3月28日至29日,以“應變·求變·謀變——共創商用車發展新局面”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在十堰成功舉行。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車城十堰,展望行業大勢、縱論發展大局,共商共研共話商用車發展未來。
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經信廳、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是今年首個全國性高端商用車論壇,是商用車行業的頂級盛會。論壇上,我市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商用車之都”稱號,52個與汽車產業關聯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投資總額593.8億元。
同時,商用車新能源轉型、商用車智能網聯應用等前沿觀點交匯,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路徑選擇和價值參考,將有力推動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榮膺“中國商用車之都” 商用車名片越擦越亮
當前,商用車行業正從重“量”向重“質”轉變。在綠色、智能化轉型驅動下,我國商用車企業正在從產品提供者升級為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新時期,如何把握發展機遇,加快實現轉型升級,是商用車行業破除當前市場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應運而生。
作為本屆論壇的東道主,十堰汽車產業基礎雄厚,產品涵蓋商用車全系列、乘用車多品種,以及六大類專用車,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論壇開幕式上,我市榮獲“中國商用車之都”稱號。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商用車全行業對十堰汽車產業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褒獎,必將為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打造國際一流商用車生產基地增添強勁動力。
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是奠基立市、鑄就輝煌的發展之本和再創優勢、實業報國的動力之源。目前,全市從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企業達2000余家,規上企業達441家,擁有千億級制造業存量資產和年產100萬輛汽車生產能力。論壇選擇在十堰舉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行業精英薈萃 為產業轉型指明路徑
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開放、高端、權威。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車輛工程專家鐘志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汽車動力系統專家歐陽明高等專家教授,以及一汽、東風、陜汽、重汽、北汽、玉柴等國內知名商用車及零部件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展開了多維度、深層次的探討交流。
作為行業頂級盛會,論壇的成功舉行,將提升商用車產業內生動力,推動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東風零部件集團是我市商用車零部件龍頭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羅耀華表示,將乘著盛會的東風,積極探索新型整零合作模式,突出優勢互補,實現系統化開發、模塊化供貨,打造安全、韌性的汽車供應鏈,為整車發展提供供應鏈保障。
寶路汽車產業(十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專用車生產制造”細分領域、以“隨車起重運輸車”為主導產品的企業,致力于打造專用車產業全價值鏈共享平臺。該公司董事長康軍表示,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云集,在交流探討中,公司廣結合作伙伴,提升了知名度,進一步明晰了未來發展方向。
市經信局副局長吳玉松表示,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的成功舉行,為十堰商用車產業轉型升級明晰了方向、提供了路徑,進一步提振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信心,將引導行業企業探索新機遇,尋求新突破,謀求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優質項目落地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自論壇籌備以來,市直有關部門積極宣傳推介、加強合作交流,各縣市區高度重視、密切對接,促成一大批汽車產業關聯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完成集中簽約。
近年來,我市積極順應市場變化,實施“商乘并舉、油電并重”戰略,加快商用車“五化”轉型,推動產業鏈由垂直型向交叉型的生態系統轉型,形成了商用車全系列、乘用車多品種、電動車強鏈條產業體系,成為全國汽車產業化程度最高、鏈條最完整、集群優勢最明顯的區域之一。
我市先后培育了東風小康、萬潤、易捷特等龍頭企業,造就了馳田、大運等一批知名品牌,涌現出一大批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當前,我市正錨定“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定位,堅持雙碳引領、逐綠而行,突破性發展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為主導的“一主四優多支撐”產業,加快東風 D600平臺工程建設,大力發展“三電一智艙”,加速布局鋰、鈉、釩等新型電池賽道,推動商用車強化正向開發、專用車主攻應急救援、零部件聚焦專精特新、汽車供應鏈破題開篇,力爭到2025年汽車產量突破80萬輛、產值達2500億元,成為國際一流的商用車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