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鄖西縣安家鄉長崗嶺村:條條山溝淌金銀

    時間:2023-04-03 09:22    來源:十堰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特約記者 甘曉燕 通訊員 胡瑩瑩 報道:“200畝經果溝、600畝藥材溝、50畝珍菌溝、50畝水產溝、6000余頭(只)畜牧溝,一山一嶺五條溝,溝溝有產業。”3月28日,記者走進鄖西縣安家鄉長崗嶺村,村黨支部書記毛德均自豪地盤點著“溝域經濟”帶來的變化——村集體經濟達到25萬元,非固定資產達100萬元以上,全村90%的農戶住上新房。

    面對一溝一灣又一山的劣勢地貌,長崗嶺村如何變劣勢為優勢?經過反復論證,該村黨支部決定按照山上林草、山坡果桑、溝底菌菜、河谷養魚的循環產業思路,帶領村民走“溝域經濟”路子。藥材溝是堿性土地,種植蒼術、柴胡;水產溝利用自然水面優勢,發展翹嘴鲌、黃顙魚等特色水產;珍菌溝種植食用菌、羊肚菌等食用菌,該村成立的天珍桑蠶菌科技專業合作社實現年產值200余萬元……如今,村里5條溝都有各自的特色產業,長崗嶺成了名副其實的“幸福嶺”。

    鄖西縣域面積3509平方公里,境內有6500多個大小山丘和3000多條河流,286個行政村呈現“溝”“坡”“灣”等地形地貌。今年以來,該縣運用辯證思維,提出大力發展“溝域經濟”,以溝域為基本單位,鼓勵市場主體、鄉賢能人圍繞“一溝一產業、一域一特色”的“溝域經濟”發展理念,深入挖掘山水林田路資源、非遺文化遺產及產品,發展特色凸顯、綠色有機、三產融合、有形有魂的好業態、好產業,重點打造安家鄉長崗嶺、觀音鎮雙石溝、店子鎮七里溝、上津鎮磨溝、關防鄉沙溝等“溝域經濟”示范帶。

    “溝域經濟”的發展,讓許多窮山溝發生了巨大變化。觀音鎮劉家灣村探索“一戶兩宅”新經營模式,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853萬元,人均收入13360元;關防鄉沙溝村按照“一灣一園、一園一業、一業一景”思路,建成仙河灣3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6萬人次,以旅促農增收200戶;澗池鄉董家溝村200畝栝樓猶如青白相間的燈籠掛滿棚架,年產值150余萬元……

    在發展“溝域經濟”中,鄖西縣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通過政策引導,讓農戶“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關防鄉沙溝村常年在外地務工的吳華壹,把自家200多平方米的三層樓房改造成民宿,一樓燒烤、二樓住宿,生意火爆。“我們村和我一樣經營民宿的有18家,還有合作社5個、小作坊11家。”吳華壹介紹。

    據悉,鄖西縣將充分開發利用山山溝溝、房前屋后等資源,突破性發展庭院經濟、溝域經濟、訂單經濟“三大經濟”,打造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樣板,力爭每個鄉鎮(場、區)建設“溝域經濟”示范村1至2個,庭院經濟戶數達1.5萬戶以上,訂單經濟主體達100家以上,讓條條山溝流金淌銀、行行業業興旺發達、家家戶戶增收致富。

    ( 責任編輯:侯爽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