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好時節
無邊光景一時新
3月的黃石
繁花似錦,生機盎然
投資的熱土項目建設正酣
廣袤的沃野春耕備耕正忙
發展高地園區建設氣勢如虹……
這里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在奮力書寫中
出生在奔流不息的萬里長江
我的祖祖輩輩選擇了
這方湖庫縱橫、水網密布
山明水秀、鋼花飛濺的沃土
258處湖泊,266座水庫
76.87公里長江黃金水道……
唐朝詩人張志和留下了“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千古贊嘆
西塞山曾經的世外桃源
如今一體化發展的荊山楚水“這汪水”
又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長江航運繁忙
黃石,荊楚門戶、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湖北省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戰場、幕阜山生態屏障的重要戰線、全國現代化農業基地的重要典范。把握“時與勢”,致力“知與行”。黃石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水生態安全、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底線,探索以四化同步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黃石路徑——出臺《黃石市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確保“一江兩水”為主體的流域底線安全基礎上, 統籌“廊、帶、城、網”四要素,加快黃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黃石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長張亞洲解讀:堅持全域謀劃、系統治理,把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治理結合起來,統籌好城市發展和防洪治理的關系,實現人水和諧。
市民在長江黃石段拍到的江豚(資料圖片)
鞏固提升長江大保護標志性戰役成果,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攻堅提升行動,大力構建城市防洪網、供水網、生態網。今年,黃石圍繞“水災害防御、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修復”謀劃水利項目112個,總投資414.2億元。一季度,黃石已開工了43個項目,規劃總投資48億元。其中,大冶湖泵站更新改造、富水重點中型灌區續建等重點項目主體完工。以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為例:黃石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凡后美說,黃石先后投入近10億元,持續開展截污治污、水體提質等行動,長江干流水質持續保持Ⅱ類。這是最直觀的數據,這更是有保障的民生——黃石深入一批實施水利補短板工程,長江堤防達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標準,大冶湖流域地方基本實現20到50年一遇,陽新富水干流堤防全線達到20到30年一遇防洪標準。
大冶湖四顧閘
近年來,黃石新建和改造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1處,農村飲水自來水普及率提升到達92.64%,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部實現達標。
2022年,黃石11個省控以上水質考核斷面達標率為81.8%,5個國控水質考核斷面達標率為100%;7個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
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底色
廣袤的東楚大地
抬頭是清爽的“黃石藍”
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綠”
更多人做出了和“鱖魚”一樣的選擇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里
六十多年前一首《小燕子》兒歌
從這里誕生并傳唱大江南北
如今這首歌在黃石有了新的詮釋
融通高科
在這個動如脫兔的春天
黃石這座血脈里流淌著
工業發展因子的城市
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奏出發展交響
產業園區不斷躍動出澎湃活力
豐富的新產業新應用場景
彰顯著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人本軸承生產車間
在黃石人本軸承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智能化的生產線整齊排列、有序運行。公司管理團隊負責人張德良說:“以前一個人只能負責一兩臺設備,現在一個人可以負責一兩條生產線。”從“臺”到“線”,這家生產重大裝備核心軸承產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自身的生產效率,還提升了產品完全國產化的安全性和品質。今年以來,面對傳統軸承供大于求、市場鎖緊的形勢,該公司立足先發優勢、技術優勢和生產優勢,電齒輪箱項目實現了逆勢上行,月均產值穩定在1500萬元水平。新型工業化、信息化是推動加快建設現代化新黃石的重要基礎、重要動力。黃石實施項目建設、產業建鏈、數字賦能、企業培育、生態環保“五大”攻堅行動,擴大有效投資、壯大產業集群、推進兩化融合、筑牢工業根基、加快綠色發展。
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工廠 十年磨劍,聚集成群。
● 電子信息產業形成覆蓋PCB、顯示終端、半導體、激光的產業鏈,構建從研發到設計、從制造到檢測、從部件到終端產品的完整供應鏈,建成了黃石第三大主導產業。
● 由輪胎、軸承、離合器到電池、電機、電控,黃石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加速崛起。僅融通高科一家去年創產值同比增長693.6%。長城汽車首臺商務車成功下線。
● 高質量發展臨空經濟,構建更加開放合作新通道,黃石臨空經濟產業加速成勢。
……
數據最具發言權,故事最具說服力。
近年來,黃石累計完成304家企業智能化診斷,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18個,培育市級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28個。
小燕子告訴你
今年這里更美麗
我們蓋起了大工廠
裝上了新機器這歌聲飄過六十多年
燕子的鄉愁
是黃石四化同步高質量發展的征程。
一滴水珠的軌跡
可以折射江河的奔騰
一朵花兒的綻放
可以見證春天的絢麗
軍墾農場
立足水,又超越水,十年“蝦”無止境!黃石北富生態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富國做夢也沒想到,一只水生小龍蝦成就了他的大事業。從1000多畝“稻蝦”種養基地發展到10000多畝“稻蝦魚”“稻蝦鱉”“稻蝦鱔”“稻蝦憨”(憨:俗稱“土憨巴” 學名“沙塘鱧”)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從小公司到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華中農業大學專家工作站駐站企業。守好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生態安全,趟出共贏之路。黃石發力水產、中藥材、蔬菜、茶葉、水果五大重點農業產業鏈。“一條魚”“一味藥”“一棵菜”“一片茶”“一個果”的現代農業發展成勢見0效。
豐收的果園
● “一片茶”成就“金山茶海”。新港園區金海白茶種植規模發展到2萬多畝、茶葉合作社46家,年加工銷售白茶20多萬公斤,實現產值1億元。
● “一個果”帶動“千戶增收”。陽新軍墾農場七大隊培育的柑橘新品種“愛媛28號付柑”,帶動1500多個農戶種柑增收,種植面積發展到6萬多畝。
● “一棵菜”種出“億元鄉村”。小湖蒿,大產業。陽新興國鎮寶塔村20年如一日發展湖蒿產業,已形成萬畝基地。這個富河流域的小村,建成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
時間不語,卻呈現了所有答卷:黃石2022年農業經濟運行指標躋身全省第一方陣。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聯合體、現代農業產業園16家(個),新增龍頭企業數量實現歷史性突破。
增加好收入、追求好生活、享受好生態,點滴之間折射民生大計,四化同步更離不開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這個重要組成和重要載體。
保安盤茶村油菜
花開得正艷黃石正以流域綜合治理統籌推進
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四化同步發展
奮進在加快建成武漢都市圈
重要增長極的征途上
更多大自然的故事
譜寫出屬于春天的美妙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