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河村櫻桃樹下游人醉。張建波/攝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周侖 報道:迎著春日暖陽,五彩斑斕的春花在我市全面鋪展開。全市各地“賞花經濟”像春花一樣興盛,在推動傳統農業轉型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鄉村旅游產業迅速發展。不知從何時起,賞花和春游成了關聯詞。鄉村是天然的賞花勝地,透過賞花熱,讓人看到鄉村的蓬勃生機。
賞花經濟同心廣場芝櫻成片綻放。趙應龍/攝
春花綻放 游客陶醉
金燦燦的油菜花海、清麗雅致的玉蘭、浪漫芬芳的櫻花……隨著連日來天氣持續晴好,我市各色春花“接力”綻放。
4月2日上午,在方灘的油菜花海中,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一片片金黃沿著小山向四周蔓延,游客目光所及,均被燦燦的油菜花海吸引。
記者站在張灣區方灘鄉方灘村眺望,70畝油菜花已盛開。滿地金黃,一層層,一片片,煞是好看。穿梭在花海之中,周身縈繞著大自然的氣息,站在山頂俯瞰大片油菜花田,層層疊疊,美不勝收。
“我是特意從武漢趕過來的,這里真的好美,我要馬上把美景分享給我的家人和朋友。”來自武漢市的游客李女士興高采烈地說。
跟油菜花一樣吸引人打卡的還有櫻花。在秦巴生態植物園內,成片的櫻花向陽綻放,吸引了很多游客。
“好久沒出來玩了!聽說這里櫻花開了,正好周末休息,就約了兩三個好友來賞花。”4月2日上午,陽光明媚,在秦巴生態植物園里,市民柯女士和好友一起俯身拍攝,用相機定格春日最艷麗的色彩。
春花齊綻放,花海醉人心。“今天特意來到四方山植物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拍了很多美美的照片,盡興而歸,果然名不虛傳!”來自竹山縣的陳女士,拿著手機對著鮮花不停地拍攝,定格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瞬間。
記者看到,在四方山植物園內,跟陳女士一樣賞花的市民還有不少,大家帶著親朋好友一起踏青,或和嬌艷的花兒合影,或漫步在綠油油的草坪上,盡情地享受明媚的春光。
在竹山,春日沿路盛開的櫻花成為當地一道靚麗景觀。周侖/攝
以花為媒 旅游升溫
從3月初開始,進入賞花季節,我市周邊鄉村游人氣火爆,“賞花經濟”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
隨著 CA8937次航班平穩降落在武當山機場,20名從大連來十堰旅游的游客緩緩走出機艙,他們計劃在十堰旅游8天。除了常規景區外,這些游客還在我市多個賞花地一睹春日車城的芳容。
以竹山縣寶豐鎮公平村為例,春季以來,桃花盛開期間,這里借助“賞花經濟”賦能鄉村振興,大力發展餐飲、住宿、副食經營等第三產業。桃花綻放催生的“美麗經濟”,引來游客體驗當地民俗,樂享生態美景。“賞花經濟”醉了游人,富了百姓,讓當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青山綠水間,桃花綴滿枝頭,燦若云錦,與金黃的油菜花交相輝映。“桃”已經成為寶豐鎮公平村的名片,在春天用嬌滴滴的花朵裝扮著山坡,美了村莊的景;在秋天用碩果累累的桃子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甜了群眾的心。
火熱的“春日經濟”奏響了鄉村振興進行曲,“綠水青山”正變成“金山銀山”。偏僻鄉村變景區,農戶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為商品,生產種植、加工、銷售、服務業整體布局。對張灣區西溝鄉村民方文斌而言,“賞花經濟”讓他增加了收入。“我這幾天在櫻花樹下擺攤,生意很好,特別是星期六、星期天,每天都有100多元收入,最多時一天可掙300元左右。”方文斌開心地說。村子變美了,村民們享受到了實惠,不少人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農戶開設農家樂,經營小商品,日子開始紅火起來,鄉村走向了綠色發展的道路。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正是踏青好時節。以武當山為例,武當山風景區一季度接待游客40余萬人,實現了2023年度旅游市場開門紅。春節以來,全國各地的旅游團隊紛紛來到武當山,除了登武當山之外,大家也偏愛賞花。這些年,賞花已逐漸成為游客來十堰的一種理由。
我市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積極培育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高端農家樂、精品民宿等,建設融踏青賞花、現代農業、科普教育、生態景觀、休閑度假、民風民俗、農事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區,充分利用田園風光、山水景觀等資源,向更多領域延伸,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發展的內涵和品位,讓多姿多彩的鄉村田園與現代繁華縣城交相輝映,共繪美麗十堰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