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真鍋晃太:氫能及燃料電池普及規劃
2023年3月28日-29日,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在湖北十堰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湖北省經信廳、東風公司和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應變 求變 謀變——共創商用車發展新局面”為主題,共設“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4個主題論壇”,旨在聯合能源、交通、信息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商用車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商用車高質量發展。其中,在3月29日下午舉辦的“商用車新能源轉型”主題論壇上,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真鍋晃太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大家下午好,我是聯合燃料電池系統有限公司的真鍋晃太,今天很榮幸在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就氫能源普及計劃進行分享。
剛才由趙總介紹,我們公司是由一汽集團、東風汽車、北京汽車和廣汽,以及國內的系統集成商億華通和豐田六家公司聯合成立的一個燃料電池研發中心,今天就氫能以及燃料電池的普及規劃跟大家進行分享。
今天主要介紹內容分為四大塊:第一塊是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豐田燃料電池開發可以追溯1992年,30年前。從1992年開始開發到2014年正式量產第一代MIRAI,2020年量產第二代MIRAI,這些年我們積累了很多燃料電池的經驗。截止目前MIRI這款車總銷量超過2萬臺,總續航里程達到5.33億公里,可以繞地球13290多圈,目前此車型面向全球發售。2020年發售的第二代MIRAI,相比之前產品其電堆的功率密度提升1.5倍,總續航提升1.1倍,成本降低到之前的1/3?,F在國內也好,全球范圍也好,都是基于第二代的燃料電池系統進行一些普及推廣工作。我們基于乘用車的燃料電池技術把它推廣到商用車、飛機、船舶、電車領域,甚至還有無人機,不僅乘用車,還有商用車。我們希望面向不同的客戶,能夠提供多種技術解決方案。今天咱們這次主題是商用車車型大,續航里程比較遠,我們認為這類車型儲能密度更高,燃料電池是一個有效的技術方案。
面向碳中和,目前各個國家都已經開始行動了,大家把目標設置在2050年-2060年左右,但是其實各個國家本身的能源構成不一樣,需要結合各個國家的具體能源情況因地制宜去實現碳中和的具體解決方案。比如說現在可再生能源比例,各個國家都有一些不同,并且火力發電比例不一樣,全面發展純電動,面對碳中和的解決,各個國家是不一樣的。從上周末開始,歐盟那邊已經有放緩2035年禁燃的動向,比如說像生物能的這種方面,也是面向碳中和一個比較有效的技術手段。
這個是我們公司對實現碳中和多種能源化方案以及多種應用場景解決方案的示意圖,從能源端來說,需要結合各個國家能源的特征,因地制宜靈活應用當地的能源。車輛技術端需要結合能源特征普及相關技術實現整體的碳中和。
接下來介紹一下,豐田在中國燃料電池的一個朋友圈。首先是與大學合作,豐田在2019年4月份和清華大學成立了聯合研究院,在氫能、自動駕駛、綜合研究大氣和跨學科領域展開與大學的共同研究。氫能領域以歐陽老師作為整體的項目帶頭人,結合中國的燃料電池的情況去考慮氫能的普及擴大。近期,不止針對氫能利用、制氫和儲存氫方面和清華大學方面展開緊密研究。
接下來是與政府組織的合作,當時國家是沒有四型瓶標準,豐田結合自己公司內部具體四型瓶的制造的一些細節,與國家質檢總局,以及高壓容器的專家合作,在國內共同起草了四型瓶的團體標準。
右邊ISO23828這個標準,燃料電池續航里程,能量消耗及續航里程是豐田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起共同起草的國際標準。雙方通過實車多種類測試,把它測試轉化為國際標準,然后在國際標準上與國際專家討論,共同完成了ISO的標準。今后,會繼續在燃料電池車輛動力性能、試驗方法,以及低溫啟動實驗方法上展開國際標準上的合作。
整車方面,豐田目前與很多企業已經開展了多種的合作。從2018年開始用第一代的MIRAI上的燃料電池系統與國內兩家系統集成商展開了合作。當時上面跟北京億華通合作主要面向北汽福田的燃料電池大巴車以及下面是和上海重塑合作的車型,是為蘇州金龍提供燃料電池整車。后續,我們把這個合作范圍擴得越來越廣。
截止目前為止的合作,在國內正式成立了一個燃料電池的研發中心。在2020年6月份,當時豐田在商用車領域與經驗豐富的一汽、東風、廣汽、北汽,系統領域的億華通合作共同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有限公司。目前這六個公司的成員一起面向國內商用車匹配和打造一款符合商用車用的燃料電池系統。2021年的時候,豐田和億華通成立了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豐田研發出來系統放到華豐燃料電池進行生產。左邊這個照片是去年十月份做的華豐燃料電池第一期項目的奠基儀式。目前這個公司落戶于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預計2024年一季度開始投產。
接下來就氫能以及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應用示例跟大家分享。豐田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作為供應商為大賽提供了了車輛,具體的數量是豐田品牌數量是247臺,搭載豐田燃料系統的豐田大巴是212臺,當時總共續航里程全球首次大規模電池燃料電池示范,總的續航里程達到39萬公里,可以繞地球10圈。當時累計用氫是11噸,總的碳減排量達到113噸,所以這一塊對整個二氧化碳的減排起到重要的作用。當時張家口地區環境也比較惡劣,最低氣溫零下27度,最高坡度能夠達到23%,標準海拔能夠達到2700米,這種惡劣環境下,燃料電池也經受住了考驗。
在奧運會之后,豐田進一步在國內普及燃料電池,然后也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受燃料電池這一塊技術,我們的車輛也是和多地方的政府合作,把它投放到一般的市場使用。這一款系統也是中國范圍進行生產的燃料系統,這款產品是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共同開發,華豐燃料生產的,2021年在國內投產,這是我們產品的應用示例。中國的燃料電池產業,豐田其實剛剛起步,希望今后面向更多的人,更多的場景,能夠展開合作。在推廣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國內企業推進速度是非??斓?,希望能夠跟在場的專家和企業展開合作。如果您期待產品盡可能滿足、進行開發,有什么問題您給我們打一個電話,我們隨時就會到現場,第一時間去解決您的問題。
在氫能作為干線運營能源方面,儲氫是需要大規模的儲存的,與乘用車相比,商用車的儲氫量比乘用車多10倍,加氫量也比乘用車多10倍左右。所以商用車作為燃料電池應用載體,如何讓它在燃料填充的時候不影響生產,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技術課題。目前針對快速加氫,各級開展了大流量加氫的填充協議的標準研究工作,右邊這個圖的便攜式更換氫瓶,我們認為也是有一定的可行性。豐田希望結合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技術能夠在國內和伙伴們一起合作,去進行實車的驗證,看看哪一個技術方案更適合國內的氫能。
接下來,就今后的發展情況跟各位進行介紹。國家推出燃料電池普及技術路線圖,計劃2025年普及推廣5萬到10萬,2030年到2035年到80萬臺到100萬臺的規模,去年疫情比較嚴重,但是燃料電池當年銷售量已經超過5千臺左右。截止目前為止國家總體燃料電池車輛數量,以及加氫量已經輕松突破2025年的目標,所以普及基礎設施建設上面,我認為已經完成了。
氫能普及不止車輛利用端,從制,儲、運三端共同產業發展,同時政府給予的一些政策以及法規也是非常重要的。豐田接下來將從制氫以及運氫、儲氫環節與國內,還有一些企業,與政府合作為氫能產業鏈加速普及做出貢獻。
豐田將結合自己的技術和國內一些企業的合作,助力幫助中國社會實現60年碳中和目標。剛才跟大家匯報去年燃料電池銷量大概達到5000臺左右,其實這個對燃料電池行業是一個比較好的信息,但是縱觀整體汽車行業,這是一朵花獨放的感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古諺語。去年5千臺只是一朵花開放,這種花越開越多,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目前從世界范圍也好,中國范圍也好,燃料電池這朵花已經慢慢開起來了。所以希望在全球范圍,在中國燃料電池技術盡可能多開花,我們FCRD會也為此持續努力。
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