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陳永國:輪式應急車輛場景化試驗驗證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2023年3月28日-29日,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在湖北十堰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湖北省經信廳、東風公司和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應變 求變 謀變——共創商用車發展新局面”為主題,共設“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4個主題論壇”,旨在聯合能源、交通、信息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商用車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商用車高質量發展。其中,在3月29日下午舉辦的“專用車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上,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陳永國發表了主題為《輪式應急車輛場景化試驗驗證方法的探索與實踐》的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各位領導、同行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的陳永國,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們公司近年來在場景化試驗驗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實踐。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公司,襄陽達安檢測中心在業內也叫襄陽汽車試驗場,位于湖北省襄陽市,目前占地6400畝,襄陽汽車試驗場涵蓋所有車型試驗道路,試驗道路總里程達120多公里,有130多種路況,2條高速環道,3個圓廣場,10多條性能路。目前襄陽達安擁有3個試驗場資源,1個是本部試驗場,1個是武漢龍靈山智能網聯試驗場,另外一個是正在建設的隨州專用汽車及應急裝備試驗場。有高原、高寒、高溫3個“三高”試驗基地,是目前國內集中度最高、車型覆蓋面最廣的試驗場。
目前我們公司具備全領域乘用車、商用車和軍車及零部件試驗驗證開發能力,正在開展的工程技術服務范圍包括整車和零部件試驗驗證開發服務、全生命周期汽車工程解決方案、全車型汽車公告法規檢測認證服務。
以上是我們公司的基本介紹,接下來我就背景與現狀、理解和思考、探索與實踐三個方面對應急車輛場景化試驗驗證方法的探索與實踐做進一步的介紹。
在背景與現狀部分,主要介紹國家為了提升抗災救災能力,加大了對應急裝備的采購力度,同時也對應急裝備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急車輛作為救災的主要設備之一,應該說迎來了一個大的發展時機。但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我們的應急車輛在越野性(或者說通過性)、可靠性、環境適應性方面還存在較多的質量問題。我們從試驗驗證的角度出發,對質量問題突出的現象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應急車輛標準體系的建設來推動應急車輛產品質量的提升。
在理解和思考部分,主要介紹一下我們對場景化驗證在標準中的地位和我們在場景化試驗驗證方面的思路。
在探索與實踐部分,主要介紹一下場景化試驗驗證在項目中的應用情況。
在理解和思考部分,主要介紹一下我們對場景化驗證在標準中的地位和我們在場景化試驗驗證方面的思路。
在探索與實踐部分,主要介紹一下場景化試驗驗證在項目中的應用情況。
現在我們來看下應急車輛的需求環境,2019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提高突發事件的響應和處置能力,2021年多部門組織開展應急裝備應用試點示范工程申報活動中,提出要促進先進、適用、可靠性的安全應急裝備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進程,2021年12月發布的“十四五”國際應急體系規劃中,要求加快研制適用于高海拔、特殊地形、原始林區等極端惡劣環境的智能化、實用化、輕量化專用救援裝備。在2022年6月22日發布的“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中,明確要求國家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達標率超過90%。以上這些說明一方面應急裝備的需求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家對應急裝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應急車輛作為一種快捷及可達性強的搶險救災主力裝備,應該說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
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發現,應急車輛的越野性、可靠性、環境適應性問題比較突出,比如在金沙江堰塞湖災害現場,部分重型裝備無法快速抵達現場,在重慶森林火災中,部分消防裝備無法到達制高點,在鄭州水災中,部分應急車輛無法涉水通過。另外根據我們的調研,發現現有的應急車輛(特別是上裝部分)沒有經過專門的工況設計和試驗驗證,經過3~5年的使用后,在惡劣工況下(實際上有的車輛還不是在惡劣工況下就出現了質量問題)存在作業功能下降、系統及部件開裂、斷裂、松動、脫焊等質量問題,導致應急車輛性能不穩定,故障率高。
針對應急車輛出現的質量問題,我們從試驗驗證的角度出發,對試驗驗證現狀和標準體系現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認為應急車輛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部分應急車輛生產單位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對產品不做驗證導致的。在試驗驗證現狀部分,大部分企業針對上裝部分的可靠性不做仿真設計、不在特定使用場景下開展環境適應性試驗、不進行整車及作業裝置可靠性的綜合驗證,另外國內沒有大型且具有實景化、類災害化地形的試驗場也比較少,生產企業的試驗設施也相對較少。在標準體系和合格性評定(或者是應急車輛準入方面)方面,目前應急車輛行業標準體系尚未成熟(雖然2022年應急管理部發布了“十四五”應急管理標準化發展計劃),但目前體系尚未成熟。在標準技術要求方面,有些標準對作業部分的要求相對較低,我認為這部分的技術要求還需要加強,另外有關應急車輛的越野性能評價規范和可靠耐久規范也都沒有建立。標準技術要求偏低或部分標準缺失使得部分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沒有相關的技術要求進行指導,因此也無法開展相關的試驗驗證工作。
在準入方面,目前應急車輛作為專項作業車進行公告申報,但在申報時,公告也只是對專項作業車的功能進行檢查,并不對應急車輛的可靠性、越野性、環境適應性進行檢驗,以上這些現狀我認為是導致應急車輛質量較差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建議行業加快應急車輛越野性能、可靠性、環境適應性方面試驗標準/方法的建設,從而引領行業創新驅動,推動應急車輛產品質量的提升。
下面來談談應急車輛越野性能、可靠性、環境適應性方面標準建設的依據和思路。
我們認為在實戰化、實景化條件下對應急車輛的越野性、可靠性、環境適用性進行驗證是評價應急車輛好壞的唯一標準,應急車輛的越野性能、可靠性、環境適應性標準應在實戰化、場景化試驗驗證的基礎上進行建設。那么如何建設呢?我想應該首先是了解使用現場,在使用現場了解的基礎上研究試驗現場,比如研究各種路面的典型特征,研究各種氣象條件特征,研究各種災害現場特征,在特征研究完成后,在試驗場/試驗室內依據這些特征進行試驗設施的建設(為什么要在試驗場/試驗室內進行建設呢,主要是為了方便快捷的展開試驗,同時也能夠保證試驗的一致性,如果直接在現場進行試驗,一般情況下也不方便,另外試驗的一致性得不到保障)。當試驗場景/設施建設完成后,要建立試驗場/試驗室和實際使用場景之間的當量關系,如何建立合適的當量關系是整個試驗標準探索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之前我們在這部分走過很多的彎路,比如有時候在試驗場內試驗發現的問題在實際使用中根本就不出現,在實際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在試驗場內又沒有發現,有時候考核過了頭,有時候考核要求又太低,經過這幾年的摸索,我們逐漸找到了方法,并在多個車型上得到應用,且效果良好。
類災害化環境目前正在建設,計劃今年10月份在隨州試驗場完成類災害現場的建設工作,到時候歡迎行業內專家過來指導和交流。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達安中心在越野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方面的項目應用情況。
在越野性能方面,主要是通過車輛使用場景的調研,對各種越野道路進行歸納總結,提取各種道路的特征參數,并通過實車對各種道路的實際通過情況進行驗證,目前我們認為,將越野路面分為5種路面比較合適。
這5種路面分別為雪地、草地路面、沙地路面、礫石和非鋪裝路面、泥濘和車轍路面、巖石路面,這5種典型路面囊括了絕大部分自然環境種所能遇到的越野路面。
另外我們通過幾何通過性、牽引性能、越野操縱性、越野適宜性、越野延續性等維度對車輛的越野性能開展評價,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越野性能評價體系。
在可靠耐久方面,我們將車輛使用的道路分為高速公路、國省道、山路、城市道路、非鋪裝道路等,在非鋪裝道路部分,又將其細分為坑洼路、山路、石塊路等等。通過調研,確定每種道路的里程分配情況,之后在車輛上安裝傳感器做數據的采集和數據的分析工作,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車輛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載荷分布情況,另外通過當量關系的建立,使我們在試驗場內做的試驗效果等效于車輛實際使用的效果,這樣方便快速的發現車輛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用戶道路和試驗場道路的關聯技術已經在多個車型中得以應用,效果還不錯。
在室內臺架部分,我們采用頻域疲勞損傷關聯方法可以較好的在臺架上再現部件的脫焊、斷裂、開裂、松動等故障現象,便于設計人員根據試驗結果提出改進意見。
在環境適應性方面,通過對高溫、低溫、高原等氣象條件的研究,先后建設了環境風洞和各種環境倉,能夠模擬自然界中的雨雪、高低溫、腐蝕等惡劣環境,可以方便、快捷的開展應急車輛的試驗驗證工作,目前達安中心擁有豐富的環境模擬設備(環境風洞、高低溫環境倉、鹽霧倉等各類環境倉)和多個產品開發驗證項目經驗。
另外襄陽達安中心還擁有高寒、高原、高溫等“三高”試驗基地。
為了進一步提升應急車輛類災害環境的試驗驗證水平,隨州試驗場投資15個億,分3期進行建設(主要用于專用汽車和應急裝備的試驗驗證工作),第一期計劃今年10月份完成。歡迎行業內專家到時候過來指導和交流。
以上是我的匯報內容,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