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彭龍:顛覆式創新,從何做起?
2023年3月28日-29日,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在湖北十堰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湖北省經信廳、東風公司和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應變 求變 謀變——共創商用車發展新局面”為主題,共設“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4個主題論壇”,旨在聯合能源、交通、信息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商用車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商用車高質量發展。其中,在3月29日下午舉辦的“商用車智能網聯應用”主題論壇上,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產品管理部部長彭龍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商用車行業的同仁,下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與在座的各位嘉賓分享商用車的思考和實踐。首先,感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為我們創造的這個平臺,在當前這個特殊的階段,我們匯聚行業之力,共同應變、求變、謀變,共創商用車發展的新局面。
過去的三五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新思維的沖擊與改造,也見證了汽車“新四化”帶來的產品形態、商業模式和出行方式的顛覆,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多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戰略選擇。
在頂層設計上,2020年國家十一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明確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地位,并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L3級智能汽車達到規?;a,L4級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隨著國家層面日益加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態度也開始明確。面向“十四五”,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被寫入多省市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藍圖已經繪就,未來無限可能。但是,就像很多業內同仁所講,2022年智能網聯產業開始進入寒冬,政策熱、資本冷,隨著商用車銷量的斷崖式下跌,一直備受資本親睞的智能網聯領域正在逐漸褪去泡沫,無論是已經小批量試運營的智能駕駛新銳,還是已實現批量應用的車聯網玩家,都開始經歷市場跌宕,迎來洗牌,要想活下去,堅持到致勝未來,必須謀求更大的想象空間。
契合本次論壇主題,結合個人工作思考,我今天分享的是:智能網聯汽車的顛覆式創新,從何做起。
伴隨傳統物聯網、大數據的應用,我們熟悉的汽車逐漸演變成為智能移動空間,我們所擅長的整車制造和銷售逐漸被弱化。剛才朱教授也講,整個手機智能化產業對商用車創新有很大的啟示。任何一家企業已無法基于已有供應體系去完成所有技術與功能開發,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依,沒有固有的經驗可用,大投入、長回收更是我們無法規避的挑戰,因此,我們要重新審視智能網聯汽車,堅守我們對安全、經濟和用戶體驗的不懈追求,堅持長期主義,堅定打破傳統,從技術開發到產品開發,從功能測試到前裝量產,從單一商品到解決方案的全流程、全體系進行顛覆式創新!
首先,從技術開發到產品開發,我們要顛覆傳統認知,重新定義車輛安全。不可否認,智能網聯技術帶來的是全新功能,可以為商用車用戶提供更安全的駕駛保障,但作為產品投入市場,我們的技術成熟度、測試驗證的準確度、長尾效應問題的閉環程度等,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善。同時,智能網聯汽車衍生的“云-管-端”的架構,以及指數級增長的代碼數量,也帶來了新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的風險。最近,行業都在關注工信部下發的《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關于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產品過程保障要求,模擬仿真、封閉場地、實地道路、軟件升級、數據記錄等測試要求,讓我們認識到,在當前階段,我們車企在安全上的能力和投入是不足的,而且,傳統的安全手段已不再適用于智能網聯產業的發展。因此,面向量產,我們要將安全放在首位,在正向開發提高產品功性能的同時,建立貫穿研發、生產到運維服務的全周期的智能網聯安全管理體系。
除此之外,智能網聯汽車需要經歷大量的測試才能達到商用標準,單純采用路測來優化自動駕駛算法所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太高,當前開放道路測試仍受到法規限制,極端交通條件和場景復現困難,測試安全存在隱患。面對以上問題,業內多開展了路測和虛擬仿真相結合的測試模式,其中,基于場景庫的仿真測試是解決自動駕駛路側數據匱乏的重要路線。
在智能網聯仿真場景建設方面,數據格式標準制定由于缺乏有效溝通協調機制,標準制定落后于市場進展,當前場景庫的建設處在各自為戰的狀態,各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員建立自己的場景庫,場景庫不統一也導致了智能網聯仿真測試評價、認證體系很難建立。在此,我強烈呼吁行業的各位同仁,為了產業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我們亟需聯合建立全行業共用的智能網聯場景庫,匯集海量的測試用例,實現極端場景的算法突破,極大程度降低安全隱患和成本浪費,幫助監管部門和我們自己,實現汽車安全實時“可見、可管、可控”,打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安全基石。
其次,從功能測試到前裝量產,我們要顛覆供應模式,重新構建生態資源。過去,面向新業務領域,我們大多數傾向于直接采購國際供應商Tier 1提供的軟硬件一體化產品和方案,快速實現產品落地。但是,隨著國家政策標準以及智能網聯技術不斷成熟,加之國際形勢的變化,供應商模式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兩年,受疫情、經濟、國際形勢等影響,汽車供應鏈時刻面臨著挑戰,世界汽車強國都在加快供應鏈本土化布局,更加重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升安全水平,我國也將供應鏈安全問題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要想在智能化時代保持領先地位,我們必須堅定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路線,建立中國自己的標準體系,提升自主核心技術掌控能力。智能網聯是一個深水區、無人區,我們和本土的智能網聯供應商中都在摸索中前行,用“同呼吸、共命運”來形容我們再恰當不過。
智能汽車技術的突破需要整車和零部件密切合作,整車廠技術集成優勢明顯,零部件企業精細度優勢很大。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要嘗試新方法來打破沉寂,打破傳統的線性汽車供應鏈模式,加強網狀、生態式合作,共同抵御深水區的寒性。我們呼吁,能夠與本土新晉Tier0.5智能網聯供應商,結合各自的優勢和積累,分工協作、深度合作創新,共同攻克“卡脖子”的零部件核心技術,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一汽重要指示精神“將自主核心技術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殷殷囑托,不再受制于人,優化整車的研發效率和成本,共同構建車路云一體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保證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高質量、高穩定發展。
最后,從單一產品到解決方案,我們要顛覆用戶想象,重新塑造價值體驗。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發展,商用車逐漸從單一的運輸工具轉變為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和智能移動空間。從高性能計算、5G通訊、物聯網、大數據以及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技術向產品的快速轉化。我們欣喜地發現,無人派送車、智能快遞柜、智能卡車、智能客服、倉儲機器人、智能分單系統等全新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逐步出現在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關鍵環節,全新一代的物流技術體系正在逐漸顯現,重復工作將被人工智能取代,運轉調度將通過大數據決策,資金流將以數據形式流轉,物流整體運行效率指數級上升,中國物流行業將迎來萬物互聯的全面智能化時代。
商用車客戶群體涵蓋車主、貨主、車隊老板、司機、經銷商,以客戶為中心,改善客戶體驗、提高客戶效率、降低客戶成本,是我們商用車行業創新的關鍵點。伴隨著硬件迭代和服務升級,商用車車聯網的應用給客戶帶來了更大的價值想象空間。作為萬物互聯中的重要節點,車輛利用強大的數據管控能力,通過感知、通信、導航等設備,對車輛運輸全過程進行檢測,智能調度規劃出最優行車路線,可以降低物流企業對運力的管理成本,通過智能輔助提醒和司機駕駛行為畫像,降低車輛的維保成本和能源使用成本。作為司機主流大軍的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新生代客戶,更加注重車輛的服務體驗。
商用車產品不僅要做到功能的滿足,更要注重客戶對于社交、情感、娛樂的價值需求,提供“選、購、用、管、修、換”多元化的整體服務體驗,建立客戶和企業互動的橋梁。未來硬件可拓展、軟件可升級、數據可共享的協同機制,將賦能更多的數字化產品,使車輛和用戶緊密結合在一起,以顛覆用戶想象的服務重塑用戶的價值體驗。
以上,是我站在主機廠的角度,對商用車智能網聯產業發展提出的建議。接下來,向各位領導、同仁介紹一下一汽解放近幾年在智能網聯領域的實踐,今天上午大會上,我們胡董事長也講了一些。早在2018年,一汽解放就提出了從“傳統卡車制造商”向“智慧交通運輸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轉型戰略,并推出了“哥倫布智慧物流開放計劃”,為用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物流完整解決方案,攜手合作伙伴一起讓交通物流更智慧、更安全。
在智能駕駛領域,2019年8月,我們聯合合作伙伴發起成立了市場化的摯途科技,作為解放公司智能駕駛戰略落地的先行者,從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全面布局。圍繞干線場景,我們領先行業發布了J7超級卡車的商業化試運營,同時,聯合摯途同步布局L4級智能駕駛系統技術,搭建倉到倉自動駕駛運力模式。圍繞港口場景,我們助力山東日照港,實現了全球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落地,同時,基于港口遠程駕駛的產品經驗,完成口岸場景產品布局,疫情期間完成了國內首個無人駕駛通關演示。圍繞環衛場景,我們聯合摯途,在蘇州高鐵新城開展示范運行,截至目前已完成零事故安全運行,通過自主開發系列化無人駕駛作業車輛以及環衛作業調度平臺,實現車、路、云一體化智慧協同運營。
在車聯網領域,2020年,我們聯合發起成立了車聯網的科技公司——魚快創領,共同搭建了解放型車聯網智能云腦平臺,同時聯合行業上頭部生態伙伴,面向用戶TCO成本降低與解決方案提供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截至目前,解放累計車輛聯網數已達到152萬輛,實現對司機端、車隊端和主機廠端的全面覆蓋。為了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我們也在不斷的探索新技術、新方向。2020年8月,我們布局了新營銷業務,推出首款金融產品,同年12月,規劃新物流,上線魚快運車隊管理產品,從效率、節能、成本等三方面優化車隊發展。2021年,服務用戶新體驗,重構解放行APP,針對C端客戶打造既服務用車場景,又滿足社交圈需要的軟件工具。2022年,解放全面升級車輛智能終端設備,為上線更多、更好用、更易用的車聯網產品做準備。
這是一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二十大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最后,我想說,智能網聯產業不是百米賽,而是馬拉松,跑在這個賽道上,拼的是耐力和耐心,即便淡去了資本市場的光環,一汽解放作為國車長子,我們也要和用戶、合作伙伴一起,堅定不移地進行智能網聯汽車的顛覆式創新,牢記初心使命,堅持長期主義,懷著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態度,以共創、共享、共贏的理念,聯合更多的合作伙伴,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騰飛,為建設世界一流的百年民族汽車品牌而砥礪前行。
賡續前行擔使命,奮楫爭先啟新程!
以上是我本次大會的分享,再次感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感謝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祝大會越辦越好,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身體健康、事事順意,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