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十堰頭條訊 記者 王耀陽 報道: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對標突破性發展“一主四優多支撐”產業布局的目標要求,聚集專家人才力量,4月2日,主題為“引客入堰 打造國際生態文化康養之都”武當人才沙龍活動在十堰市人才中心二樓舉辦。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璟璇,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繼紅,市文旅局副局長童華,武當山文旅局副局長鄭偉,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系主任肖俊濤,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副院長任政,亞新文化集團董事長張輝,湖北知雨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駱明虎等十余名企事業單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進一步提高我市人才服務質量,搭建人才交流平臺,推動生態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各抒己見、獻言獻策。
本次沙龍活動旨在為各行各業人才搭建專業、開放、共享、舒適的常態化學習、交流、互動平臺?;顒又?,市文旅局副局長童華作開場致辭,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璟璇率先為在場嘉賓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十堰的文旅產業已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而全市各大高校也進入生態求變的決定性時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更需要各文旅相關單位及時將信息互相交流溝通,不斷調整工作方向、方法。通過本次人才沙龍活動,希望各位來賓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共同探尋總結目前十堰市在文旅產業發展中的優勢與短板,匯聚集體智慧,突破眼下發展瓶頸,進一步整合、利用好現有資源。
武當山文旅局副局長鄭偉在發言中表示,今年武當山文旅局特開展“引客入武”專題工作,劃分京、冀、閩、臺、陜、渝、鄂、豫8個工作專班常駐市場,力爭最大程度重建鞏固旅游渠道,并積極與周邊景區溝通聯動,相互引流。關于文旅康養產業該如何發展,鄭偉認為以武當山旅游特區來說,生態環境是基礎、文旅融合發展是路徑、康養產業的發展是目標。相比名山大川的自然風光來看,武當山更側重展示包含武當武術、武當山古建筑群等淵源流長的道家文化根基元素。在今后的發展中,武當山文旅局將繼續貫徹將文旅融合路徑走深、走實,在尊重市場的基礎上,由企業家推動,全方位彌補市場化運作方面的短板。同時進一步落實第三方企業人才引進辦法,最大程度發掘武當山深厚的道家文化,來支撐康養產業蓬勃發展的初心目標。
十堰亞新文化集團董事長張輝作為企業家代表,為現場來賓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十堰是一座典型的工業化城市,而發展文旅產業如果用發展工業的“腦子”,勢必和做文化產業的邏輯產生沖突——既過度講究性價比,過度秉持實用思維。十堰擁有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蘊,作文旅產業應該參照莊子提倡的“無用之用”思維,不刻意在價格、優惠活動等方面做文章,而應該潛心研發令人過目不忘的文創產品。只有真正做出了“好玩、有趣”的特色產業,才能讓游客愿意來、留得住、印象深。
據悉,“武當人才沙龍”系列活動是由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聯合市直相關部門共同舉辦,計劃全年舉辦20期活動,為全市重點產業發展領域創新創業人才搭建思想碰撞和交流互動平臺,不斷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為我市“建好示范區、建功先行區”凝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