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榮立二等功現役軍人家庭送喜報、牌匾、慰問金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劉俊 蘭璐 通訊員 黎蘇
八一前夕,行走在張灣區花果街道放馬坪的“雙擁示范一條街”上,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尊軍崇軍氛圍:
巷子口,一棵粗壯的“擁軍樹”蒼翠矗立;沿街夾道,一間間“擁軍門店”、一盞盞標識著“軍民共建軍民同心”的紅燈籠高高掛起;還有一條鐫刻擁軍話語的雙擁文化長廊,一間承載著革命歷史文化和老兵情懷的老兵之家……匯織成一道擁軍尊軍崇軍愛軍的獨特風景。
“今年是全市爭創第九屆全國雙擁模范城的關鍵年,張灣區以此為契機,堅持全域創建、重點創建原則,在花果街道、車城路街道、漢江路街道打造了三條‘雙擁示范街’,同時將黃土村、花園新村社區、六四社區打造成“雙擁示范村(社區)”,通過以點帶面,做到陣地全覆蓋,不斷將國防教育、雙擁共建引向深入。”張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愛軍說。
閃耀尊崇之光,續寫雙擁新篇。擁軍崇軍氛圍日益濃厚,軍政軍民團結更加緊密,軍民魚水情誼更加深厚,如今在張灣區,“雙擁”工作成效顯著、亮點紛呈、碩果累累。
表揚2022年度全區“最美退役軍人”
全域發力上下擰成“一股勁”
張灣區是一片紅色熱土,是二汽建設“三線”精神的重要發源地?,F有在冊革命烈士31人,退役軍人10788人,優撫對象427人,“雙擁”創建工作根基深厚。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把雙擁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重點謀劃,區直各部門、各單位協同發力,牢固樹立創建“一盤棋”思路,上下凝成“一股勁”,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全區各單位各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統籌發展與安全、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的決策部署,不斷提升服務管理保障水平,奮力譜寫張灣雙擁和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今年3月24日,張灣區組織召開全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暨區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會,對全區雙擁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
全區堅持高位推進,區委主要領導認真調查研究、安排部署、主持召開區委常委議軍會議,研究解決軍地急事難事,形成軍民共建、合力互動、共謀發展工作格局。在創建中,該區重點抓實機制建設,專門制定了區委議軍會制度、雙擁工作軍地聯席會議制度、走訪慰問制度等,堅持雙擁工作“五個納入”:納入區委區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經濟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總體規劃、各單位各部門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體系以及全民國防教育內容,切實做到年初有部署、年終有考評,有效推動雙擁工作,確保全區雙擁工作與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落實同心同行、同頻共振。
上有所令,下必行之。全區立足實際,全面優化整合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及時指導10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新區)相應優化領導小組成員,41個區直成員單位調優雙擁工作聯絡員,督促108個村、社區及時落實具體人員負責雙擁工作。全區上下形成了黨政軍領導掛帥、職能部門各司其職、行業部門參與的大創建工作體系。
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李愛軍(右)走訪退役軍人
多方聯動擁軍共建“一條心”
“不忘初心,聽黨指揮。鍛煉身體,服務社會!”每月16日早晨六點半,一支身著迷彩戎裝的退伍老兵隊伍會排著整齊的隊列,喊著口號、唱著軍歌,在花果街道放馬坪“雙擁示范”街上進行操練。老兵們精神矍鑠、身形健朗,操練起來英姿颯爽,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深深感染了周邊乃至慕名而來學習的群眾、團體。
街道干部告訴記者,參加晨練的老兵都是來自轄區的退役軍人,平均年齡69歲。多年來,他們“退役不褪色”,年輕時為城市發展作貢獻,退休后又發揮余熱,在基層服務奉獻社會,成為賡續紅色血脈的踐行者。
“我從小就有軍人夢,深深地被老兵們的豪邁胸襟所感染,能夠加入‘擁軍門店’行列盡綿薄之力,我倍感榮幸!”去年7月,放馬坪剛創建“雙擁示范街”,組織授牌首批“擁軍門店”,經營楊家小院飯店的王老板主動報名,并清楚標明折扣條款。
殷殷擁軍愛軍心,濃濃軍民魚水情。截至目前,放馬坪街道11家商戶全部加入“擁軍門店”行列。不只是放馬坪,全區不斷擦亮雙擁建設品牌。新增設東岳市場、棲谷天街“擁軍一條街”項目2個,設置雙擁標志性建筑8處,制作永久性雙擁宣傳欄26塊,轄區內200多家企業、門店、景區簽訂退役軍人優惠協議并掛牌。城區各主街道、高鐵站、高速口、公交車站、公園景區等公共場所均設置雙擁宣傳等標識,雙擁工作宣傳遍地開花。
為進一步開展雙擁宣傳活動和國防教育工作,營造雙擁濃厚氛圍,增強全民國防安全意識,充分發揮紀念園、校園教育陣地作用,全區還充分利用清明節、國防教育日、征兵月等節點,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學生和部隊官兵接受國防、革命傳統教育。
全區各中小學校開展國防教育進課堂、進課表、進教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點燃愛國之心,播種強國之志。各單位、各級黨委(黨組)組織開展國防知識講座,凝聚愛國、強軍共識。
如今,更多力量加入到全區雙擁工作中,凝聚起強大合力,為雙擁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做好社會化擁軍工作
政策暖心幫扶傾注“一片情”
張灣區緊緊圍繞“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的目標,想方設法為退役軍人服務,真正把工作做到退役軍人心坎上,全力開創榮譽激勵、就業創業、撫恤優待等工作新局面,讓廣大退役軍人獲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在新的起點上,要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工作崗位和事業領域發揮退役軍人模范作用,勇立新功!”今年4月26日,張灣區舉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軍人”授獎儀式,評選出王大林、王天波、鮑雙等10名退役軍人為“最美退役軍人”。
為軍人加油,為軍屬送溫暖。自2021年來,全區累計為41名獲得“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榮譽稱號和榮立三等功、二等功現役軍人家庭送喜報,發放慰問金4.3萬元;為129名獲得優秀士官(義務兵)、“四有”革命軍人稱號的現役軍人發放慰問金6.45萬元。同時,深入開展“足印光榮之家·締造美好生活”活動。不斷增強與退役軍人的深厚感情,宣講黨和國家有關退役軍人政策,暢通退役軍人表達意見的渠道。截至6月底,走訪退役軍人5853戶、軍創企業19家,收集問題118條,解決問題84條,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送到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心坎上。
聚焦政策落實,持續優化就業創業服務保障。成立張灣區退役軍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開展“一站式”服務,帶動200多名退役軍人就業。組織開展“退役第一課”培訓和線上線下招聘會32場,幫助273名退役軍人就業。累計為各類優撫對象發放撫恤、補助資金2764.8萬元,發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1553.4萬元,陽光安置符合政府安排條件的退役士兵26人,達到了安置率100%、滿意率100%的目標。為193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辦理落戶、檔案接收、技能培訓等手續,并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金。
用真情辦實事、暖軍心。該區還按照“四尊崇五關愛六必訪”工作法,確保區鄉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通過建立機制,全面掌握因病、因災、因突發性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底數,統籌好各項幫扶救助政策,做到應幫盡幫、應援盡援、幫援及時。三年來,全區通過該機制聯系退役軍人12萬余人次,先后為351名困難退役軍人施以援手,發放困難幫扶資金53.39萬元。
“放馬坪老兵中隊”組織隊列訓練
軍地互辦軍民魚水“一家親”
民擁軍、軍愛民,軍民魚水一家親。近年來,張灣區把擁軍優屬與擁政愛民結合起來,多舉措推進軍地互辦好事實事,推動軍民融合深化雙擁共建成果。
軍地共建,架起“連心橋”。區委定期召開區委常委議軍會議,區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緊貼部隊建設實際,深入摸底收集建立軍地需求“雙清單”,啟動了區人武部“四個秩序”規范化建設,增加軍事工作年度財政預算。幫助協調駐地官兵醫療協議續簽、訓練場地擋墻修復,戰備、訓練及生活條件改善等問題,盡心竭力為部隊解除后顧之憂,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
地方支援部隊建設的同時,部隊官兵將駐地當作故鄉,視人民為親人,在完成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的同時,全力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2021年以來,駐區各部隊積極主動參加轄區各類搶險救災,出警1421起,疏散營救群眾5000余人,搶救和保護群眾財產價值8200余萬元;為10個村送水958噸,解決了2822戶村民飲水難題。積極投身“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共走訪企業(市場主體)517家(次),黨員干部下基層612人次,收集并解決群眾反映問題63個。
駐區部隊官兵積極參與無償獻血
此外,駐區部隊還積極開展“扶貧幫困、對口幫扶”活動12戶,組織機關干部為群眾送物資、送溫暖,為聯系點修公路、打水井,開展義診、無償獻血360余人次,助力轄區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等,開展義務植樹7000余棵,協助社區街道清理垃圾1500余噸。區委政法委協助處理涉軍案件2起,送法律進軍營20余次,軍地聯動積極下沉基層開展扶貧幫困、文明創建等活動,累計組織受訓教官資格認定186人次,參加駐區高中、技校、大學等學校軍訓24批次。駐地部隊官兵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傳承擁軍優屬的優良傳統,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正成為張灣這片紅色發展熱土的新風尚。面對新征程,全區還將以全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為契機,高位謀劃,全域發力,重點突破,持續鞏固和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成果,全力開創新時代張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