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通訊員 王忠 武朱平 報道:近日,竹溪縣泉溪鎮、豐溪鎮等地的農戶“全副武裝”進入漆樹林,熟練地在漆樹上割開一道口子,乳灰色的生漆緩緩流了出來。
竹溪縣有“中國生漆之鄉”的美譽。該縣漆樹基地達13萬畝,從事漆樹種植的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漆藝車間50余家,帶動3.5萬余人增收致富。
“在生漆領域里我是能手,但在稅費業務辦理上知之甚少。”湖北繼古雯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彭濤有點兒苦惱。針對彭濤的苦惱,竹溪縣稅務部門鄉村振興服務隊制定“一戶一策”,輔導生漆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漆藝生產商戶規范財務管理;“一對一”詳細講解發票開具、發票使用、納稅申報等業務;通過稅企交流群、咨詢熱線,積極宣傳優惠政策和辦稅流程,讓納稅人及時、充分享受最新稅費優惠政策。
湖北繼古雯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非遺傳承企業,建有7000余畝生漆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和2個生漆加工車間。該公司創作的雕漆獲得第55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銀獎、粵港澳大灣區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
“把生漆變成工藝品,附加值才會提高。”彭濤介紹,公司通過“訂單+扶貧車間+電商+農戶”發展模式,承接北上廣地區的訂單,年銷售額達60余萬元,帶動300多人就業,年人均可增收4000元。談到公司的發展,彭濤高興地說:“這些年,縣委、縣政府和各部門一直關注我們的發展,稅務部門精心為我們編寫網上服務指南,落實近4萬元的稅收優惠減免,堅定了我們傳承非遺文化的信心!”
同樣對傳承非遺文化信心滿滿的還有“金漆世家”第四代傳承人張曉蓮,她開設了一家漆藝工作室,先后獲得11項專利。
張曉蓮說:“漆藝工作室銷售的擦漆家具和擦漆工藝品深受收藏愛好者的喜愛。但由于離縣城較遠,過去為銷售一單工藝品開一張發票需要翻山越嶺,很不方便?,F在,縣稅務部門鄉村振興服務隊主動上門服務,不僅帶來稅惠政策‘大禮包’,還輔導我們運用湖北電子稅務局開具電子發票,運用楚稅通 APP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如今,在張曉蓮的工作室,常年跟班學習的漆藝傳承人有30多名,同時她帶領42戶農戶參與生漆產業發展。張曉蓮表示,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和稅務部門的暖心服務,將進一步擴大生漆產、學、研規模,不斷發揚光大漆藝技術和漆文化。
今年5月,第三屆(中國漆都·竹溪)生漆科學與漆藝傳承研討會暨漆樹產業國家創新聯盟2023年會在竹溪縣舉行。竹溪縣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堅持“生漆+”理念,實施“20個一”行動計劃,促進漆竹、漆茶、漆林、漆藝、漆器、漆畫、漆塑、漆胚深度融合,發展生漆全產業鏈,建設全國生漆交易中心、全國漆胚制造供應鏈中心,全力打造“中國生漆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