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 呂鑫 特約記者 鄭楨楨 通訊員 王清波 報道:日前,來自重慶市的一名小患者第二次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由泌尿外科一病區專家拔除了術后留置于體內的支架管。至此,他自出生起就有的先天性巨輸尿管癥得到徹底根治。
男孩平平(化名)出生于今年3月份,家住重慶市。早在出生之前,媽媽產前檢查就被告知胎兒有左腎積水,平平出生后情況也沒有明顯改善,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平平左腎重度積水、輸尿管全程擴張,考慮先天性巨輸尿管癥。該疾病是引起小兒腎積水的常見原因之一。
醫生介紹,針對小兒先天性巨輸尿管癥,手術治療是唯一能夠根治疾病的方式。然而與成人相比,嬰兒期寶寶有其生理的特殊性,其手術對麻醉水平和手術技術要求極高。加之,嬰幼兒體內空間狹小,輸尿管及皮膚黏膜稚嫩,手術中提拉、牽拉、縫合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現撕裂、加重損傷,對手術者極具挑戰性,所以當地醫院無法立即為平平治療。
無奈之下,平平的家人只能考慮異地求治。在網上查詢具備給小嬰兒治療先天性巨輸尿管癥能力的醫院時,他們欣喜地發現,在今年3月,十堰晚報秦楚網發布了一篇題為《嬰兒患罕見先天性巨輸尿管癥十堰人醫泌尿外科專家腹腔鏡下微創手術除病根》的報道,報道中,嬰兒所患的疾病,不僅與平平相同,甚至連患側都一樣,同為左腎患病,而且,患兒治療時僅40天,比平平還小。
眼看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平平家人喜出望外,第一時間從老家出發,慕名找到十堰人醫泌尿外科一病區主任李云飛博士求醫。
李云飛為平平完善檢查,進一步確診平平為先天性巨輸尿管癥,輸尿管與膀胱連接處重度狹窄,導致上尿路持續性積水,原本正常情況下應該僅有2-3毫米直徑的輸尿管已經擴張了10倍,直徑達到20-30毫米??紤]到嬰兒生長發育速度快,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患兒發育及腎功能,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患側腎功能完全喪失。
李云飛很快組織麻醉科、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等科室專家開展多學科會診(MDT),確定了完全腹腔鏡下輸尿管修復成形+腹腔鏡下輸尿管膀胱吻合等相關手術治療方案。
6月5日,李云飛主刀,帶領科室團隊按既定方案為出生僅90余天的平平開展手術治療,麻醉科醫生精準控制用藥劑量,確保手術安全,李云飛克服新生兒體腔狹小,操作空間有限及輸尿管脆弱等困難,在腹腔鏡下對患兒輸尿管進行裁剪后成形,切除原輸尿管與膀胱接合處狹窄段,將修復成形的輸尿管與膀胱重新吻合……手術過程十分順利,治療效果達到預期。術后復查平平腎積水情況完全消失。
平平術后在泌尿外科一病區接受了10天的康復治療,科室醫護人員密切關注其身體狀況,給予了科學細致的照料,之后平平順利出院,直到近期二次返院拔除術后留置于體內的支架管。至此,平平出生即遭遇的先天性巨輸尿管癥得到徹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