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高揚黨旗齊奮進 敬業擔當展作為 ——竹溪縣黨建引領能力作風建設綜述

    時間:2023-08-09 08:30    來源:十堰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綠色低碳發展勢如虹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馬勝江 吳守全 通訊員 李偉 章培 特約記者 郭軍

    作為全省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體制創新試點縣(市、區),竹溪縣積極探索基層黨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鄉村治理共建共融共進等多項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作示范: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竹溪縣“家規家訓助力基層治理”成為十堰唯一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四個一批”典型案例;竹溪群眾安全感民意測評在全省103個縣(市、區)排名第一,縣域文明指數位列全省縣市類第一;今年4月,省發改委、省統計局印發關于2022年度湖北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綜合評價情況的通報顯示,竹溪縣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中首次排三類縣(市、區)第十,進位幅度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精心部署強推進

    今年以來,竹溪縣堅持黨建引領,提高政治站位,以“找差距、提能力、轉作風、樹導向”為主線,聚焦“業務大提升、崗位大練兵、攻堅大比武、作風大轉變”,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以能力作風提升激發干事創業動力,為加速建設全省山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綠色發展示范縣”凝聚強大合力,提供有力保障。

    上半年,全縣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4.49億元,同比增長8.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9億元,同比增長4.6%;規上工業增加值5.26億元,同比增長30.4%;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5.5%;全縣有12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方陣。全縣首期181個重點項目,已開工118個(已完工20個);新簽約重點項目52個,新注冊落地規模項目44個,億元以上入庫項目26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620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63%;就業創業培訓惠及3072人,城鎮新增就業5534人,占全年任務的158%;引導幫扶622人返鄉創業,完成全年任務的124.4%。搶抓全省共同締造試點機遇,探索優化治理單元、家庭建設、兩代表一委員“六訪六促”、“一五一十”多元共治、“三位一體”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等體制機制,為全省貢獻了竹溪智慧,5個村入選省級共同締造示范村。

    強化組織優保障

    竹溪始終把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作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成勢見效的重要保障,凝聚合力、激發動力。

    高位推進快行動??h委第一時間召開縣“四大家”聯席會、縣委常委會會議、能力作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對全縣能力作風建設全面部署。全縣15個鄉鎮和縣直各單位迅速行動,對本鄉鎮本單位能力作風建設工作進行安排??h委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委副書記、縣委常委任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能力作風建設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成立綜合協調組、信息簡報組、新聞宣傳組、巡回指導督辦問責組、績效考評組5個工作組,構建“1+1+5”組織體系。

    監督問題促擔當

    精心組織抓落實??h委第一時間制發《竹溪縣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實施方案》,配套出臺《“一把手”談能力作風建設訪談工作方案》《能力作風建設“面對面”電視問政欄目工作方案》《能力作風建設周曬業績工作方案》等11個子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方法路徑,列出時間表、路線圖。各鄉鎮、縣直各單位對照“1+11”方案,明確能力作風建設重點工作任務,69項重點任務分別由27個牽頭單位認領主抓,做到了因地制宜、分類實施。

    廣泛宣傳造氛圍。按照“邊推進、邊總結、邊推廣”的思路,及時總結,定期交流,大力推介宣傳“竹溪做法”“竹溪經驗”,營造全縣上下人人知曉、人人關注、人人參與能力作風建設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先后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推出能力作風建設宣傳報道1523條,其中在國家級媒體刊發20條、在省級媒體刊發953條、在市級媒體刊發550條。

    提升能力擔使命

    以扎實開展“五抓五提”行動為主線,竹溪錘煉黨員干部能力作風,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抓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課題”,通過主體調訓、全員輪訓、專業培訓、主題黨日常態訓,推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入腦入心??h“四大家”領導以身作則,通過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縣委常委會會議、縣“四大家”領導聯席會等組織專題學習13次,全縣各單位累計開展業務學習370多次,專題研討410多次,集中測試420場次,舉辦黨務講堂530多次,600多名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講臺”授課,圍繞“五防”工作,開展各類應急演練、專業培訓165場次。

    一線工作惠民生

    抓歷練,提高綜合能力。聚焦全縣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樹立“年輕干部到基層去、優秀干部從一線來”鮮明導向,健全干部“從機關到基層、從基層到機關”培養機制,堅持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信訪維穩、鄉村振興、共同締造、文明創建等“七個一線”作為錘煉作風、歷練干部的主陣地,全縣選派100名干部駐外招商、200名干部駐企幫扶、300名干部墩苗鍛煉,2000多名干部下沉社區當好“八大員”。通過強化外學上掛提能,先后選派25名干部到北京、浙江、福建、省直和市直部門跟班學習,掛職歷練,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能力。

    示范鄉村美如畫

    抓比拼,提高爭先意識。錨定“外學嵊州、內超五峰”目標,堅持項目為王,以項目比高下、以業績定座次,每月開展項目拉練評比,嚴格獎懲。創新推行“專班推進、大員攻堅、掛榜調度、拉練比拼”工作方法,全面壓實項目管理“3456”四級責任;深化實施“1+N”績效考評機制,把省、市考評指標及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納入考評體系,將256項指標903項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四長”目標人承擔人落實人,形成“工作有標準、干部有指標、落實有考評”的“1+N”績效考評責任體系。上半年,先后有68名“1+N”績效考評靠后的干部被派到縣委黨校“回爐”補課,其中副縣級干部7人,有效激發各級干部比拼趕超、搶前爭先的潛能。

    抓排查,提高履職本領。把檢視問題、解決問題貫穿能力作風建設始終,印發《關于開展能力作風問題大排查的通知》,推行“一線工作法”,督促各鄉鎮各單位將排查范圍延伸至基層站所、村(社區),4800多名干部對標排查問題11532條,問題排查、整改率達80%以上,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結合“為民辦實事”主動認領各類問題66個,辦結52個;創新開展“六訪六促”活動,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在共同締造工作中當先鋒、打頭陣作用,先后組織3700余名黨員干部、2051名代表、委員積極參與,進村入戶走訪9190戶22975人,在基層一線收集意見建議1532條,協調解決問題479件,領辦民生實事1219件,現場辦理實事750多件次;扎實開展不擔當不作為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上半年,查處安全生產領域不擔當不作為問題62個,督促整改問題78個,追責問責72人,受理處置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10個,立案調查3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1人,組織處理7人。扎實推動“五亮五共”及“紅色物業”小區建設,400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下沉居住地社區,承諾辦理民生實事4850余件,認領服務崗位2000多個,開展文明出行勸導和環境衛生清理志愿服務1.6萬人次,推動“為民辦實事”常態化。

    工業發展如火如荼

    抓創新,擦亮品牌特色。以能力作風大提升、大轉變,助推全省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體制創新試點縣建設,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優化基層治理單元、共同締造美好家園、“五治融合”推動平安創建、深化家庭家規家訓家風建設、共謀共建鄉村建設“六件事”等先行先試,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實踐探索,建立協商共治、強縣工程等方面的體制機制49個,打造包括省級在內共同締造重點示范村38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模板。其中,龍壩鎮肖家邊村共同締造樣板村經驗在《湖北日報》等省級媒體重點推介,豐溪鎮戈邊河村共同締造和美鄉村經驗入選《共謀共議辦實事同心同向建家園》,在全省推廣。以建強產業鏈擦亮中國貢茶特色小鎮綠色品牌、“一主兩區”建設為目標,加快推進特色產業、生態旅游、數智鄉村建設。匯灣鎮先行破題,作為全國特色小鎮,依托茶葉資源,率先建立“黨建+貢茶產業鏈”,建成智慧服務中心,形成貢茶產業發展共同體,科技賦能智慧茶園1.2萬畝,實現茶葉總產值2.1億元的目標。

    錘煉隊伍展形象

    創新考核管理,在一線錘煉黨員干部隊伍,持續強化責任擔當。

    日志清單明責任。推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節點化調度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將任務細化到項、時間排定到天、責任明確到人,形成工作閉環,實現重點任務完成時限和工作質量“雙同步”。將年度重點工作按照“任務具體化、項目化,結果可量化、可評價”要求,定期分批次公示目標、分階段亮曬成效,接受社會監督評議,層層傳導“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服務中心強擔當。在全縣黨員干部隊伍中深入開展“突圍九問”“突圍九評”行動,縣委書記帶頭與縣“四大家”領導班子及副縣級干部開展全覆蓋談心談話,全縣累計開展談心談話6336人次,梳理問題884個、意見建議2142個,通過個人認領、組織交辦等方式,逐一落實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力促思想破冰、問題解決。抓好文明創建,堅持“八個一線”,推行“一周輪值巡查·一線包聯網格”機制,縣領導帶隊跑測全城、領跑創文“馬拉松”,34名縣領導、126個包聯幫建單位負責人、20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一線,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2022年全省縣域文明指數測評,竹溪在全省 II類64個縣市區中綜合成績第一名,實現由提名城市趕超全國文明城市的飛越。

    創新管理抓履職。以干部隊伍建設為突破,創新推出干部“積分制”管理制度,縣委組織部制發《關于對縣管干部實行積分制管理的通知》,采用“日記、周曬、月比、季評”方式,引導干部在互看、互比、互學、互評中轉作風提能力,對工作實績、工作成效、工作作風實行量化管理。把干部的積分情況作為“能力作風建設標兵”“擔當作為好干部”選樹重要依據,納入干部日常培訓鍛煉、調整交流、職級晉升、評先表優重要參考內容。上半年,先后有160名“高分”干部被提拔重用或優先晉升職級,一季度全縣推薦市級“能力作風建設標兵”5人,評選縣級“能力作風建設標兵”63人,縣委提拔任用敢于擔當作為的干部82名,促進“蝸牛”變“金牛”、“慢牛”變“快牛”。

    督辦問責樹導向。扎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一把手”訪談,在媒體開設“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專欄,15個鄉鎮及87個縣直單位“一把手”對標找差距,刀刃向內談認識、說問題、列措施,推動能力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六個一線”監督檢查,督促黨員干部在推進安全生產、共同締造、文明創建、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15項重點工作中主動擔當作為。對督查發現的能力作風問題,通過“每月一問政”壓實責任、倒逼整改,舉辦《能力作風建設面對面》專題電視問政4期,對24家履職不到位單位進行公開曝光,聚焦縣生態環保突出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和專項巡察。在能力作風建設工作中,縣紀委監委查證、澄清不實舉報9起12人,立案調查2人,書面檢查4人,印發紀檢監察建議書4份。

    開弓沒有回頭箭,奮進沒有休止符。在奮力爭先的路上,竹溪以黨建賦能,持續錘煉能力作風,為建設全省山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綠色發展示范縣”,助力我市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全力沖刺。

    ( 責任編輯:徐蕊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