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繪就“只此青綠”新畫卷 ——房縣籌資50多億元開展環境治理與修復

    時間:2023-08-10 08:06    來源:十堰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鄧華 特約記者 杜達巍 報道:盛夏傍晚,漫步房縣縣城,遠看青山含黛,近觀碧水繞城。經過治理和修復后的河道,水清岸綠、清風習習,市民結伴在岸邊散步納涼。

    房縣位于秦巴山腹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和水質控制區。近年來,該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圍繞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縣”目標,投入50多億元,持續開展水、氣、土等重點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走出了一條山區綠色發展之路。

    不惜代價 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

    去年4月,一家浙江企業擬在房縣投資生產再生面料,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以上,年納稅2.5億元以上,還能帶動近千人就業。

    房縣縣委、縣政府聘請專業環評機構論證,結論是生產再生面料使用的原材料聚酯切片會造成環境污染。最終,項目被否決。

    今年5月,一期投資5億元的全市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在房縣化龍堰鎮長望村點火運行。

    走進發電廠頂樓垃圾翻堆操作間,懸在空中的巨型“鐵爪”將存儲池中的垃圾“翻炒”后,經發酵7天,再投入焚燒爐內焚燒。

    該廠財務總監肖敏波介紹,發電廠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年可處理房縣、竹山及襄陽??档鹊氐纳罾?8萬噸,年發電量超5000萬千瓦時,發電收入3000萬元以上。

    “項目生態效益更為顯著。”房縣城管執法局垃圾分類辦負責人周詩國介紹,傳統的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會對深層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該項目不僅徹底實現房縣垃圾處理零填埋,還將消化原有填埋場填埋的垃圾。項目采取先進處理工藝,避免焚燒垃圾對大氣產生污染。

    投入6.25億元,建設縣、鄉、村三級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投入13億元,對馬欄河、大河、沙溝河等進行治理保護;投入20億元,實施縣城水環境治理;聘請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擔任“環保管家”,連續三年對循環經濟產業園重點企業開展“全科醫生式”診斷檢查,并開出整改“處方”……近年來,房縣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累計籌資50多億元,持續推進生態環保工作。

    “不惜代價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的政治責任。”房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持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對華新水泥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工業、農業重點單位排污口實施管控,依法關閉源頭“五小”污染企業18家,關停違規砂石場88家,關停河流沿岸規模養豬、養雞場18家;對大河、馬欄河、盤峪河等314條河流水質實行月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度獎懲、政績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城鄉同步 六大工程治理污染源

    以往,房縣縣城雨污管網混雜,覆蓋率低、破損多,雨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后,導致污水處理量增大、處理質量不達標,遇到暴雨還會溢流入河。

    為解決這一問題,房縣啟動雨污分流治理工程。工程一期新建雨污管網170公里,覆蓋13.7平方公里、3.8萬戶居民。工程二期覆蓋房縣城鄉接合部3個鄉鎮、12個自然村。項目全部建成后,該縣縣城污水管網覆蓋率、收集率將達95%以上。

    據了解,該縣通過持續實施“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管污”六大工程,全縣20個鄉鎮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52座,改造廁所3.2萬座,新建垃圾中轉站28個,日處理垃圾60余噸。

    此外,該縣還緊盯轄內重點污染源,對34家重點污染企業排放情況實施實時監控;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集中開展揚塵治理專項行動,大力推進餐飲油煙整治,疏堵結合嚴控秸稈露天焚燒;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強力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建立城鄉一體、全域覆蓋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理鏈條。

    目前,該縣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12個、省級生態村69個,榮獲“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

    樹牢理念 弘揚綠色環保新風尚

    走進房縣化龍堰鎮上灣村,村道整潔干凈,村口處垃圾分類站旁邊,垃圾分類倡議書、環境衛生評比標準、積分兌換規則宣傳欄很是醒目。

    “以前垃圾多,現在垃圾少,大家都知道分類,有獎勵,積分能當錢。”上灣村保潔員彭良艷,腳踩垃圾收集三輪車,穿梭在村內,上門回收村民分類好的垃圾。

    近年來,房縣多途徑、多形式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持續組織環保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學?;顒雍?ldquo;清潔房縣”志愿服務,培育、增強公眾生態環保意識,促進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在農村垃圾分類上,積極宣傳引導,持續推進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轉的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每月對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村民予以獎勵;探索“積分制”,村民將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分類兌換積分,累積分值兌換生活用品。

    與此同時,房縣招商引資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門檻,杜絕高能耗、高污染項目進入,守牢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定期分行業組織規上企業負責人,開展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房縣還推行雙“河長日”巡河制度。在縣、鄉鎮、村三級河長示范引領下,培育民間護河保水力量,黨員干部、農民、學生志愿者“河長”隊伍逐步擴大。2022年,完成排查整改河湖“四亂”問題129處,清理違建面積8000余平方米,綜合整治小微水體60多處。

    2022年,房縣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51天,達標率為96.2%;境內森林覆蓋率達84.59%,河流斷面水質達到國家Ⅰ類或Ⅱ類標準;全縣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 責任編輯:徐蕊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