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rgapp"><menu id="rgapp"></menu></object>
  • <big id="rgapp"><nobr id="rgapp"></nobr></big><th id="rgapp"><option id="rgapp"></option></th>

  • <code id="rgapp"><small id="rgapp"><track id="rgapp"></track></small></code>
  • <th id="rgapp"></th>
    <strike id="rgapp"><sup id="rgapp"></sup></strike>
    <tr id="rgapp"></tr>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逐綠而行 向“新”而生 ——鄖陽區深入開展綠色興業行動

    時間:2023-08-12 08:03    來源:十堰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秦楚網訊(十堰日報)記者 孟建錦 特約記者 李尚菲 報道:8月2日,在位于十堰高新區的昊朔科技新能源產業園,8條生產線全速運轉。“我們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發往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電池生產制造企業,每天發貨量超過260噸。”十堰昊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明盾說。

    今年以來,鄖陽區開展綠色興業行動,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興產業、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和生態服務業發展,為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貢獻力量。

    生態農業風生水起

    “灌溉、施肥、通風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還可以實時監測、調節溫度、濕度。”8月5日上午,在青曲鎮綠道農場,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負責人張洪斌用手機操控智能數字化玻璃溫室大棚。

    張洪斌介紹,今年綠道農場新建300畝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系統和數字化管理系統,改變傳統種植方式,實現施肥、病蟲害監測預警、作物生長周期管理等精準化、智能化,年可產生效益超過500萬元。

    “今年我們培育了200萬尾擬尖頭鲌,7月底魚苗已被搶購一空。”8月7日,湖北鑫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玉介紹。該公司是鄖陽區近幾年崛起的一家本土漁業企業,主要養殖青魚、草魚、翹嘴鲌、擬尖頭鲌等。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發展漁業,首要條件是不會對水體造成污染。”張玉說,“魚池排出的水經過30畝階梯式藕塘自然沉淀,實現達標排放。”

    近年來,鄖陽區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向集約化、規?;?、智能化轉型。2022年,該區認證農業“兩品一標”品牌71個,綠色有機產業基地達20萬畝。今年以來新發展設施漁業主體5家。

    傳統制造轉型升級

    “我們與武漢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研發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工程機械油缸關鍵技術。”8月7日,湖北佳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技術填補了我國液壓應用領域中輕量化油缸設計理論及技術空白,將引領輕量化液壓元件與系統的發展。

    近年來,該公司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將新能源作為戰略發展主攻方向之一。同時,大力推動“5G+智慧工廠”建設,以5G、AR等先進技術為基礎,搭建各類信息管理數據平臺,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大發展的背后,是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7月25日,郵儲銀行鄖陽區支行向十堰市龍崗鑄造有限公司發放500萬元信用科創貸款。“針對民營科創企業的發展特點,我們推出了‘301’線上純信用貸款產品。”郵儲銀行鄖陽支行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行已對接民營企業4家,投放貸款1200萬元。

    今年年初,鄖陽區圍繞降低企業用工、用能、融資、物流、稅費、制度性交易成本、法治保障等七大成本,出臺控制成本52條硬措施,實施108條具體改革舉措,助推企業轉型發展。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鄖陽區云蓋寺綠松石國家礦山公園,是一個集綠松石礦業遺跡保護、科學考察、科普體驗、文化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礦山景區,今年暑期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將千年礦山變成美麗景區,既充分利用資源,也保護了環境。”十堰市云蓋綠松石礦山公園有限公司文創部部長高創介紹,為讓礦業遺產“活起來”,該公司把原生產車間打造成寶石工藝品加工展示區;利用古巷道,建成地下尋寶迷宮,利用部分礦渣廢料建成游客淘寶區,同時對景區周邊200畝裸露山體進行修復。

    6月4日,十堰市首個“綠碳司法保護實踐基地”在東方橄欖園揭牌。“該基地集林業碳匯交易、生態文明建設普法宣傳以及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體。”鄖陽區人民法院院長劉青華介紹。

    據了解,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態農業等方面發展勢頭較好。“我們將同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一道,建好、管好、用好基地,把基地打造成鄖陽區‘兩山’理論轉化的‘樣板間’、生態環保教育的‘大課堂’、環境資源審判的‘巡回點’、群眾文旅康養的‘打卡地’。”劉青華說。

    近年來,鄖陽區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持續推動生態服務業發展,形成以文旅康養產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集群。同時,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檢驗檢測認證、售后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家政服務、健康養老等綠色低碳服務業;積極建設綠色商場、綠色電商、綠色物流等綠色流通主體,形成高質量的生活服務要素供給新體系。

    ( 責任編輯:劉簫君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亚洲аv电影天堂网无码